年轻的抗日八路军战士!
妙菡评收藏
2025-04-11 15:14:29
1944年,延安。3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正坐在院门口的石头上。仔细看照片,你会发现这个院子,有几个不同寻常之处。
这几名小战士身材消瘦,都打着绑腿,穿着草鞋。虽然当时的条件艰苦,但是他们脸上却洋溢着乐观主义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在他们身后的门框上,贴有一副对联:父亲不在堂,痴儿实可伤。横批:望云思亲。字写得很有功力。
这副对联还是白纸黑字,由此可以判断,这户人家不久前有亲人故去。短短十四个字,流露出的是儿女无尽的悲痛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在门左边的墙上,贴着一张红纸,上面写着“牧业处”三个字。这三个字透露出一个信息,这个院子可能是一个与牧业有关的办事处。
当时的牧业处,具体是做什么工作,没有找到相关文字记载,如有熟悉这方面的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看到这,你或许就能明白,院子门口贴着挽联,而里面却是个办事处。原来是八路军的牧业处租用了这户人家的院子,当做办公地。
在大门的上方,还悬挂着一个条幅。令人奇怪的是,条幅上不是用汉字书写的,用的竟然是汉语拼音:xuanjing diaochatuan。
根据拼音拼读,前两个字可能是“宣讲”,但好像又不对,难道是拼音书写有误?后面拼音拼读,应该是“调查团”。把两个词组合起来就是:宣讲调查团。
院子里正对大门的墙上,还砌有一个佛龛。里面摆放着一尊佛像。也说明这是一个心慈好善的人家。
每一张老照片,背后其实都有它独特的历史。通过这些老照片,我们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