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刚完成大裁军,毛主席就下令组建边防军,两个月后才知高明。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署,抗美援朝战争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辉煌胜利落下帷幕。 这场战争志愿军将士以钢铁意志和无畏牺牲,将“联合国军”打回三八线,捍卫了国家主权,提升了国际地位,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赢来珍贵的和平环境。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志愿军毫不退缩,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谱写了无数英雄赞歌。 但鲜有人知的是,若没有毛主席的提前布局,抗美援朝时我方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1950年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国家进行大规模裁军,可裁军刚结束毛主席就做出组建边防军的决定,这令许多人感到困惑。 当时国际形势看似平稳,北方有苏联为盟友,南方台湾有部队盯防,刚爆发的朝鲜战争似乎也与中国并无直接关联。 在众人看来组建边防军既增加财政负担,又分散经济建设精力,质疑声不断。 然而毛主席以非凡的战略眼光,精准预判到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迅速介入,操纵联合国安理会组建“联合国军”,战火直逼鸭绿江边,中国东北瞬间从战略后方变为国防前线,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早在朝鲜内战爆发不到两周毛主席就敏锐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着手布局。 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依毛主席提议,迅速做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38军、第39军等共25万余人,组建东北边防军,分驻凤城、辽阳等地。 东北边防军迅速投入紧张的军事训练,密切关注朝鲜战局、 从8月中旬开始,就以美军为假想敌、以朝鲜为作战区域进行针对性准备,为后续行动打下坚实基础。 仅仅两个月后,局势发展便印证了毛主席决策的正确性、 9月15日,“联合国军”仁川登陆,朝鲜战局逆转,他们不顾中方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此时提前组建的东北边防军发挥关键作用,为中国赢得宝贵的应对时间,让中国掌握主动权,从容应对突发局势,避免陷入被动应战的困境。 10月,东北边防军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斗。 毛主席这一决策,尽显伟大战略家的智慧与远见,他站在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精准把握国际形势,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以敏锐洞察力和果敢决断力,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基础,为新中国的和平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他的伟大,不仅在于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更在于始终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为国家长远发展保驾护航,其卓越领导才能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值得后世永远敬仰与学习。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1950年刚完成大裁军,毛主席就下令组建边防军,两个月后才知高明。 1953年7
壮志凌云侠客
2025-04-11 19:06:34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