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一位热心肠的女子摆摊卖盒饭,以10元的超低价格提供35个荤菜随便吃的自助服务,多年来坚持不涨价。然而,一家八口前来就餐,其中两个孩子仅收10元,但餐后却留下两碗满满的菜未动一口就扔掉。女子的老父亲心疼粮食,出言相劝,却遭顾客怒怼。 (来源:光明网) 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摊,摊主是一位姓李的女子,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李姐。李姐的摊位很特别,她卖的是自助盒饭,而且价格只需10块钱,35个荤菜随便吃。 李姐做这个事,并不是为了赚钱。她原本在一家工厂上班,每天看着那些辛苦工作的工友们,为了省钱,总是吃得不好。 她心里难受,就想着自己能不能做点什么,能吃上一顿热乎乎、营养丰富的饭。于是,她辞去了工作,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来了设备,开始了这个自助盒饭的生意。 这一做,就是好几年。这几年里,无论物价怎么涨,李姐的盒饭价格始终没变。她总说:我赚的钱够生活就行了,重要的是能让那些工人们吃得好,吃得饱。 李姐的父亲,李老伯,已经八十多岁了。按理说,这个年纪应该在家享清福,可李老伯却闲不住。 他心疼女儿,每天天不亮就跟着李姐一起出摊,帮忙准备食材、打扫摊位。他说:我闺女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能帮一点是一点。 这天,和往常一样,李姐和李老伯早早地就来到了摊位上。他们刚把一切都准备好,就有顾客陆陆续续地来了。 其中,有一家八口特别引人注目,两个大人带着六个孩子,其中两个孩子看起来还很小。 李姐见状,心里盘算着,这两个孩子肯定吃不了多少,于是她就对那家大人说:这两个孩子就收10块钱吧,他们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那家大人听了,连声道谢。 午餐时间,摊位上热闹非凡。李姐忙得不可开交,一会给这个盛饭,一会给那个加菜。而李老伯也没闲着,他负责收拾吃完的餐具,保持摊位的整洁。 过了一会,那一家八口吃完了。李老伯走过去收拾餐具,却发现其中两碗菜还满满的,一口都没动。 李老伯心里一疼,他年轻时挨过饿,知道粮食的珍贵。他忍不住说了那家大人几句:这菜还没吃,怎么就倒了?多可惜! 没想到,那家大人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他瞪了李老伯一眼,不客气地说:我们付钱了!想扔就扔,你管得着吗?那么多人浪费,你为啥就盯着我们? 李老伯被怼得一时语塞,这时,李姐听到了争执声,赶紧走过来。她看到父亲受了委屈,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她忍住怒气,对那家大人说:大哥,我们这是小本生意,而且我一直都跟大家说,吃多少打多少,不要浪费。你看,这菜都是新鲜的,浪费了多可惜。 那家大人却不听李姐的劝告,反而说:我们花钱了,就是想买多少买多少,吃不吃是我们的自由!你少管闲事! 说完,那家大人拉着一家人扬长而去,留下李姐和李老伯在原地愣住。李姐看着那些被浪费的菜肴,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做这个生意,本来就是为了让大家吃得好,吃得饱,可没想到,竟然有人这么不珍惜她的劳动成果。 那天晚上,李姐回到家,一句话也没说,直接躺在床上。她心里乱极了,不知道这个生意还应不应该继续做下去。 她想起自己这些年来的辛苦,想起父亲每天跟着自己忙里忙外,却还要受这样的气,她真的觉得不值得。 第二天,她在摊位上挂起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吃多少打多少,千万不要浪费!浪费可耻,珍惜粮食从我做起! 她还特意在摊位上设置了提醒,让顾客在取餐时先估量自己的食量,避免浪费。 顾客们看到李姐的举动,都纷纷表示支持。有人说:李姐,你做得对!浪费粮食确实可耻。你的盒饭又便宜又好吃,需要的人肯定会珍惜的。 那么,以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呢? 李姐提供盒饭服务,顾客支付费用,双方之间形成了餐饮服务合同关系。顾客在支付费用后,有权享受相应的餐饮服务,但同时也有义务遵守餐厅的规则,包括不浪费食物等。 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浪费食物是违反合同的行为,但根据合同的诚实信用原则,顾客应当合理、善意地履行合同义务。顾客浪费食物的行为,显然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综上所述,这家八口人的行为虽然主要构成道德层面的浪费和不尊重他人,但如果其中对李老伯的言语攻击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治安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内容中均是化名)
安徽合肥,一位热心肠的女子摆摊卖盒饭,以10元的超低价格提供35个荤菜随便吃的自
花开富贵有余
2025-04-12 00:03:28
0
阅读:389
夜行货车
狗都不如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