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敌人让杨钦典,把白公馆剩下的19名地下党员全部杀了,这时,一个地下党

趣叭叭 2025-04-12 14:48:08

1949年,敌人让杨钦典,把白公馆剩下的19名地下党员全部杀了,这时,一个地下党员说:“你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把我们放了吧! 1918年,在河南省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里,杨钦典出生了。那个年代,中国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杨钦典的家庭也不例外,为了生存,他们全家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劳作,但依旧难以填饱肚子。 1940年,他成功考入了胡宗南创办的军校,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军校生活严格而有序,杨钦典凭借着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在军事训练中表现出色。他的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很快就引起了上级的注意。在军校期间,杨钦典结识了一位特别的同学李明。 李明思想开明,经常与杨钦典讨论国家的未来走向,他们成为了好友。然而,一次意外的搜查中,李明被发现藏有进步书籍,后被确认为地下党成员而被处决。 从军校毕业后,杨钦典被分配到胡宗南管辖的骑兵部队。因为他身材魁梧,气质不凡,多次被选为重要人物的警卫。在这期间,他目睹了不少战场内外的残酷现实。 1945年,杨钦典的职业生涯迎来了转折点。他被派往集中营担任看守班班长。这个集中营关押着许多地下党员,其中就包括了后来被人们熟知的"小萝卜头"——宋振中。 宋振中,这个出生仅8个月就和父母一同被捕的孩子,在监狱中度过了他幼小的生命。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营养,8岁的宋振中只有4、5岁孩子的身高,大头细身,面黄肌瘦,因此被称为"小萝卜头"。除了宋振中,集中营里还关押着杨虎城将军年仅6岁的女儿杨拯贵。 作为看守班班长,杨钦典每天都能见到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尽管他身为看守,但看到这些幼小生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挣扎,他内心不禁泛起涟漪。 1949年9月6日,一场悲剧在集中营上演。特务以蒋介石要见杨虎城为由,将杨虎城一家和宋振中一家骗出集中营。他们先将杨虎城和他的儿子带到一边杀害,然后准备对其他人下手。 杨钦典接到了命令:解决掉小萝卜头。尽管平日里他常常逗小萝卜头玩,此刻面对这残忍的命令,他犹豫了。但最终,出于对上级命令的服从,他还是痛下了杀手。在完成这一残暴行动后,杨钦典偷偷地捡起了小萝卜头掉落的一个小木雕。 1949年下半年,中国的政治局势风云变幻。随着解放军节节胜利,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区域不断缩小。 杨钦典作为集中营的看守班班长,比普通老百姓更清楚当前的形势。每天传来的战报都在宣告国民党的失败,许多曾经的战友已经开始准备后路。 这段时间,有关共产党对待战俘政策的消息也传到了杨钦典的耳中。据说,共产党采取了"俘虏不杀,投降不究"的政策,对于那些罪行不是特别严重的国民党军人,只要放下武器,就可以获得宽大处理。然而,杨钦典深知自己曾参与过杀害小萝卜头等罪行,这让他既恐惧又充满一丝希望。 在白公馆集中营内,随着形势的变化,守卫与囚犯之间的关系也悄然改变。一些守卫开始对囚犯态度松动,不再像以前那样严厉。有的甚至偷偷向囚犯透露外界的消息,希望在重庆解放后能得到一些善待。 1949年11月27日,是杨钦典一生中最关键的一天。这一天,歌乐山集中营发生了一场大屠杀,40多名地下党员只剩下了19人。杨钦典正好当天值班,他接到了上级的命令:处决剩下的所有囚犯,不留活口。 面对这个命令,杨钦典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拿出了随身携带的那个小木雕。 就在这时,一位年长的地下党员似乎看出了杨钦典的挣扎。这他静静地对杨钦典说:"你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把我们放了吧!" 在做出决定之前,杨钦典拿出纸和笔,让每位地下党员写下自己的名字和一句话,以证明身份。地下党员们明白他的用意,纷纷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简短的身份证明。 深夜,在确保没有其他守卫注意的情况下,杨钦典悄悄打开了牢房的门,将19名地下党员放了出去。他指给他们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然后目送他们消失在夜色中。 三天后,也就是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了。解放军进城后,迅速开始清查国民党的特务和战犯。很多人因为罪行累累被处以极刑,但杨钦典却因为放走了那19名地下党员而得到了宽大处理。那些被他救下的人,特别是那位老教师,为他作了证。那些字条成为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他在最后关头选择了良知。 获得赦免后,杨钦典没有选择留在城市,而是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普通的农村生活。 时光荏苒,2004年,已经86岁高龄的杨钦典最后一次出现在重庆。这一天,重庆正在举行纪念11.27大屠杀烈士的悼念活动。年迈的杨钦典站在烈士墓前,泪流满面地焚烧着冥纸,向那些在他看守期间牺牲的烈士表达歉意。 2007年,杨钦典带着未能完全赎清的罪恶感离开了人世。

0 阅读:0
趣叭叭

趣叭叭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