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傅作义到功德林看望陈长捷,陈长捷激动大喊:“要我死守天津,战至一兵一

玲珑说历史 2025-04-13 12:47:01

1957年,傅作义到功德林看望陈长捷,陈长捷激动大喊:“要我死守天津,战至一兵一卒,他却贪生怕死,在北平搞和平起义,我算是把他看穿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家伙,一个不知羞耻的东西!”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年仅19岁的陈长捷满怀报国之志,毅然参加了福州学兵,虽然这支学生军很快就被解散了,但这段经历却让陈长捷坚定了从军报国的决心。

1917年,陈长捷如愿考入了当时声名显赫的保定军官学校,在这里,他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军事知识,还结识了日后对他影响深远的傅作义。

两人志同道合,很快成为了挚友,谁能想到,多年后,这段友谊会让陈长捷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

毕业后,陈长捷加入了阎锡山的部队,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勇气,他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然而,真正让陈长捷名声大噪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系列战役。

在抗日战争中,陈长捷参加了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等多次重要战役,每战必胜,因此被誉为"抗日常胜将军"。

其中,平型关大捷更是让陈长捷声名鹊起,在这场战役中,陈长捷指挥的第六十一军团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50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这不仅是陈长捷个人的荣耀,更是为中国军队赢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1947年12月,在老友傅作义的推荐下,陈长捷被任命为天津警备司令,到任后,陈长捷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修建工事,增强防御力量。

他的表现甚至得到了蒋介石的赞赏,蒋介石曾说:"好,好的,各地的守备将领如果都能像陈司令这样认真负责,把防御体系搞得好好的,共产党还能有什么办法?"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按照陈长捷预想的方向前进,1949年1月2日,东北野战军秘密入关,迅速完成了对天津的包围。

东北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以林彪和罗荣桓的名义,给陈长捷写信劝降,东北野战军前后给了陈长捷两次投降的机会,但陈长捷在傅作义的指示下,都予以拒绝。

此时的陈长捷,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所信赖的老友傅作义,正在与共产党秘密谈判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一边与共产党谈判,一边命令陈长捷坚守天津。

陈长捷为报傅作义知遇之恩,拒绝了突围的机会,坚守到最后一刻被俘。

当陈长捷得知真相后,对傅作义的怨恨可想而知,他曾多次在狱中公开痛骂傅作义:"要我死守天津,战至一兵一卒,他却贪生怕死,在北平搞和平起义,我算是把他看穿了,一个不仁不义的家伙,一个不知羞耻的东西!"

然而,傅作义并非完全忘恩负义,他心中也明白亏欠陈长捷,因此多次为陈长捷求情,希望能获得宽赦,在北京战犯管理所期间,陈长捷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逐渐认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

他积极参加劳动改造,并写下大量反思材料,展现了较好的改造态度,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为他日后的获释埋下了伏笔。

1959年12月,作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陈长捷终于重获自由,获释后不久,傅作义在鸿宾楼宴请陈长捷,面对老友,陈长捷态度冷淡,傅作义向陈长捷道歉并解释当年的决策,但多年的怨恨并不是一顿饭就能化解的。

然而,命运似乎又一次眷顾了陈长捷,获释后,周恩来亲自接见了他,周恩来告诉陈长捷,傅作义曾多次为他求情,并安排他回上海与家人团聚。

周恩来的关怀和傅作义的真诚,终于让陈长捷的心结有所松动,他逐渐原谅了傅作义,两人的关系也有所缓和。

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作为曾经的国民党将领,陈长捷再次成为批斗对象,昔日的抗日英雄,如今却被扣上"黑五类"、"牛鬼蛇神"的帽子,日日遭受残酷批斗。

最终,在1968年4月7日,陈长捷在绝望中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年仅76岁。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