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减少进口美国电影了,迪士尼和华纳兄弟股价应声暴跌,华纳兄弟暴跌12.53%,迪士尼暴跌6.79%。 这波操作看似突然,实则是中美贸易博弈、文化产业博弈和市场规律碰撞的必然结果。 2025年4月10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84%关税,同一天国家电影局发言人直言不讳,美国滥施关税,必然降低国内观众对美国影片的好感度。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抵触情绪肉眼可见。 就拿华纳兄弟的《沙丘2》来说,这部全球票房7.14亿美元的大片,在中国只收了4900万美元,还不到美国本土票房的零头。 迪士尼的《头脑特工队2》更惨,中国票房4740万美元,连美国本土的10%都不到。这种“你砸我饭碗,我掀你桌子”的打法,直接戳中好莱坞的命门。 中国市场占全球票房的23%,失去这块蛋糕,迪士尼的财报怕是要“绿油油”一片。 再看国产电影的“暗度陈仓”。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549亿元,国产片占了83.8%,进口片只剩16.2%。 《哪吒之魔童闹海》狂揽151亿元票房,《流浪地球3》直接把科幻片的天花板顶到新高度。 反观好莱坞,2024年居然没有一部电影在中国票房过10亿,《美国队长4》勉强破亿,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连千万门槛都没摸到。 国产片无论是技术还是叙事,都不比好莱坞差,中国观众对超级英雄电影的审美疲劳已经到了临界点。 好莱坞自己也不争气,陷入“续集依赖症”和“政治正确”的怪圈。《变形金刚7》被吐槽“机器人打架不如广场舞热闹”,《星球大战10》连星战粉丝都直呼“情怀透支”。 反观中国电影,从《长安三万里》的诗意历史到《狂飙》的扫黑风云,从《封神》的神话史诗到《人生大事》的市井温情,题材百花齐放。 更关键的是,国产片的工业化水平正在进步,《流浪地球3》的太空站特效由中国团队独立完成,成本只有好莱坞同类项目的三分之一。 美国电影里的个人英雄主义、西方价值观输出,在中国观众眼里越来越“水土不服”。 2024年国家电影局新规要求引进片必须通过“文化价值审核”,直接毙掉了三部涉及西藏问题的好莱坞纪录片。 与此同时,中国大力扶持本土文化IP,《封神》系列、《哪吒》宇宙、《三体》影视化,这些植根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正在构建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 比如《长安三万里》带动西安旅游收入增长40%,这种“文化+商业”的组合拳,好莱坞想学都学不来。 当美国想用关税锁住中国的发展,中国却用电影市场的手术刀,精准划开了西方文化霸权的缺口。
中国宣布减少进口美国电影了,迪士尼和华纳兄弟股价应声暴跌,华纳兄弟暴跌12.53
谦语话书风
2025-04-13 12:53:4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