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时候,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语林随心生活 2025-04-13 14:13:4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时候,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甚理解,“橘”与“枳”到底有何不同?那时根本没有概念。实话实说,那时候不像现在,物流这么发达,世界变小了,地域不分了,彼时北方人有几个见过橘子?更不要说橘子的味道。 尽管如此,地域不同,环境有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尽显环境烙印。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比如,南方雨多水多,水稻自然就多,于是,南方人,主食大米,称米为“饭”;北方少雨干旱,适合小麦种植,所以,北方人,面食为主,无“面”不饱。 这其实就是南橘北枳的另一种体现。南方雨多水多,种不成小麦;北方干旱少雨,水稻怎么生长。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南方的潮湿,北方人受不了;北方的干燥,南方人不适应。随之而来的是,吃什么、穿什么、房咋建、话咋讲......很多东西都与地域相关,而且,习以为常的人们,多以为自己的好:自己饭好吃、自己的话好听、自己的人好处、自己的水好甜...... 其实,世界各地的人都这样。有人说,印度环境差,很脏,特别是厕所露天,受不了。可是,印度人却不以为然;有人说,非洲那么热,咋办,特别是非常落后,咋生活。然而,非洲人却世代于此。 其他动植物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动植物。什么叫候鸟?为何要迁徙?其实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南极企鹅为何能在南极生存?青藏牦牛为何能在高原存活? 那对一个家庭、一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是否可以说: 啥样的家庭,适应啥样的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