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源于《周易》。它有多种解释和应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定义和应用: 1.《周易》中的“四象” 在《周易》中,“四象”是指从“两仪”(阴阳)分化而来的四种状态或现象。根据《易传·系辞上》的描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的“四象”通常被解释为: • 少阳:代表新生、开始,如春季。 • 老阳:代表成熟、旺盛,如夏季。 • 少阴:代表衰退、收敛,如秋季。 • 老阴:代表终结、静止,如冬季。 这四种状态反映了事物从生到长、从盛到衰的自然过程,也可以对应于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 2.天文中的“四象” 在中国古代天文学中,“四象”指的是四方的星宿,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星象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 东方青龙:由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组成,代表春季。 • 西方白虎:由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组成,代表秋季。 • 南方朱雀:由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组成,代表夏季。 • 北方玄武:由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组成,代表冬季。 这四种星象也被称为“天之四灵”,用来象征天地四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3.其他解释 • 五行中的“四象”:在五行学说中,“四象”有时被解释为木、火、金、水,分别对应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 卦象中的“四象”:在《周易》的卦象理论中,“四象”也可以指少阳、老阳、少阴、老阴这四种卦象状态。 “四象”这一概念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对自然规律和宇宙秩序的深刻理解,它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还广泛应用于哲学、文化、医学、武术等领域。
🎨
【53点赞】
隅翁
真实的四象是网状方形的,可以直观的制器为网罟以佃以渔。卦之德方以知,四象三横三竖阴阳变化生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