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河南警察3岁女儿被拐,苦寻22年后收到一封匿名信,顺着线索找到女儿后发现,女儿的养父母曾是自己的同事,还曾住在自己家对门。 梁绍波是洛阳城东一个小区的基层警察,家里条件一般,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1992年5月5日,天气闷热,李芳在工厂加班,梁绍波在家看着梁倩。电风扇坏了,他想修好给女儿吹吹风,就去五金店买零件。本来十分钟的路程,那天却跑了好几家才买到。等他赶回家,屋里空荡荡的,梁倩不见了。他喊了几嗓子,没人应,院子里也找不到人,心一下子慌了。 他赶紧问邻居,大家都说没见孩子。他给李芳打电话,李芳急得请假赶回来。夫妻俩带着亲戚朋友满街找,警察同事也帮忙,可一天下来,梁倩还是没影。几天后,一个卖菜的大爷提供线索,说那天在街口看到一个女人抱着哭闹的小女孩往车站方向走。梁绍波听完脑子一懵,感觉大事不好。他立刻报警,带着同事去车站查,可那时候监控几乎没有,查不出结果。他又印了上千张寻人启事,贴满洛阳的大街小巷,手磨破了也没停。 梁绍波不死心,请了长假,跑遍河南的大小城镇,见人就问有没有见过梁倩。他去过郑州、济南、西安,哪有消息就往哪跑。有次听说山东一个村子有个女孩像梁倩,他连夜赶过去,结果认错人,白跑一趟。失望多了,他咬牙撑着,衣服磨破了,鞋底走穿了,家里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单位领导劝他冷静,他听不进去,后来干脆辞职,一心扑在找女儿上。 辞职后,梁绍波没了固定收入,李芳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后来生的两个儿子,家里日子紧巴巴。他只能抽空打零工,搬过砖,洗过碗,晚上回家还得继续找线索。几年下来,他瘦得皮包骨,头发白了一半。2012年,他学会上网,在论坛和社交平台发帖子,上传梁倩小时候的照片,求人帮忙留意。网友有的热心帮忙,有的胡乱指路,他一条条筛选,跑了不少冤枉路。 2014年夏天,一封没署名的信塞进他家门缝。信纸皱巴巴的,上面写着“商丘有个女孩叫裴丽,跟你女儿很像”,还附了张模糊的照片。梁绍波盯着照片,心跳得厉害。22年来,这种线索他见多了,大多是假的,可这次他不想放弃。他收拾行李,带着志愿者直奔商丘。到了那,一个两层小楼映入眼帘,他敲门时手心全是汗。出来的女人三十多岁,眉眼有点熟,叫裴丽。她听说来意,皱眉说自己有父母,不信什么拐卖。梁绍波拿出当年的照片和户籍证明,求她做鉴定。她不耐烦地应了,在警方劝说下做了检查。 几天后,结果出来,裴丽就是梁倩。梁绍波拿到报告,眼眶红了,坐在派出所里,手抖得攥不住纸。他带李芳再去商丘,裴丽的公婆守在门口,不让进。梁绍波站在院子里,警方出面才让裴丽带着孩子回洛阳。路上,他问起她的生活,裴丽说养父母姓裴,以前住洛阳,后来搬走。她顿了顿,说他们是梁绍波的同事王军夫妇,还曾住在他家对门。梁绍波听完身子一僵,手里的水瓶掉地上,水溅了一地。他盯着窗外,拳头攥得发白。 警方查下来,王军夫妇死不承认,说孩子是捡来的,拿出一堆理由搪塞。裴丽拉住梁绍波,说养父母年纪大了,别追究了。梁绍波喉咙堵得难受,最终没再吭声。后来,裴丽常回洛阳,带着孩子挤在老房子里吃饭。梁绍波不再提旧事,带她去吃街边烧烤,一家三口慢慢找回点温暖。这22年的空缺,总算一点点填上了。 可这事细想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王军夫妇当年住对门,天天见面,梁倩丢了后,他们一声不吭搬走,还把孩子养大。梁绍波当警察时,跟王军共事过,关系不算差,没想到对方能干出这种事。他不明白,当年自己四处找女儿时,王军夫妇怎么能装没事人。这不是一般的拐卖,是熟人下手,藏了22年。梁绍波没再追究,不是不想,是没法面对这真相。 裴丽呢,也挺为难。她喊了王军夫妇几十年爸妈,感情不假,可血缘这东西又绕不过去。她回洛阳次数多了,跟梁绍波夫妻慢慢熟起来,但总有点隔阂。她说自己小时候没少挨饿,王军夫妇日子也不好过,搬到商丘后靠种地过活。她不恨他们,可也不愿多提。梁绍波听完这些,心里更堵,22年的苦不是一句“日子不好过”就能抹平的。 这事传开后,邻居朋友议论纷纷。有人说王军夫妇缺德,有人觉得梁绍波太憋屈,换别人早翻脸了。可梁绍波没闹,他说女儿回来了就够了,别的算了。他不是圣人,就是累了。22年跑下来,他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警察了。人到中年,头发白了,身子也垮了,能找回女儿,他觉得老天总算没太绝情。
1992年,河南警察3岁女儿被拐,苦寻22年后收到一封匿名信,顺着线索找到女儿后
爱吃凉历史
2025-04-14 00:27:09
0
阅读: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