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东县原县长刘冰在入狱前一天,陈行甲问他:“为什么这么恨我?”刘冰咬牙切齿地说:“因为你不会做官!这样当官是当不久的,”果不其然,第二年,陈行甲被评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后,选择裸辞,而辞职背后的真相,令人震惊不已……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1年,陈行甲空降巴东县担任县委书记,彼时的巴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全县50万人口中竟有近17万贫困人口,怀揣改变一方水土的理想,这位清华高材生却在上任伊始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巴东的官场生态远比想象中复杂,工程项目层层盘剥、干部职位明码标价,一些基层干部甚至将救灾款物据为己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陈行甲展开了艰苦卓绝的反腐之战。 动了地方利益链条的代价是巨大的,陈行甲的私人电话被恶意泄露,他的行踪被人监视,车辆不得不经过防爆检查,更有人扬言要出资百万取其性命,种种威胁接踵而至。 面对压力,这位年轻的县委书记不但没有退缩,反而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反腐工作,通过深入调查,他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腐败案例:某乡镇公路工程预算300万,实际到手仅180万,其余资金被各级官员层层瓜分。 陈行甲的反腐行动震动了整个巴东,也为他招来了更多的阻力,时任县长刘冰因升迁无望,处处与其作对,甚至散布谣言称他“精神异常”,但这些都未能阻挡陈行甲推进改革的步伐。 在狠抓反腐的同时,陈行甲积极谋划巴东的发展蓝图,他主持修建两条高速公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更创新推出“限时办结,超时默认”的行政审批制度,切实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陈行甲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重视每一封信访材料,认真解决百姓难题,他的执政理念简单而坚定:人民干部就该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这种为民情怀,让他赢得了巴东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这场持续五年的反腐风暴,不仅让陈行甲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也给他和家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他的妻子常常因担心他的安全而彻夜难眠。 2015年,陈行甲获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前途一片光明,但就在这个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辞去公职,很多人不理解,一个正值上升期的优秀干部,为何要选择离开? 答案或许在陈行甲的初心中,他认为,为社会做贡献不一定要拥有权力,投身公益事业同样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他在深圳创办了恒晖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的患病儿童。 信息来源:《在峡江的转弯处:陈行甲人生笔记》
国民党上校军官张铁石由于在关押期间拒绝承认所犯罪行,因此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特
【1评论】【3点赞】
幸福的小小世界
现在巴东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