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已祸乱全球特朗普关税政策:伊利诺伊州州长发声,农民成“炮灰”?
近期,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面关税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和争议,伊利诺伊州民主党州长JB Pritzker在“福克斯周日新闻”上的表态,更是将这一政策对美国农业的冲击推到台前。
Pritzker指出,伊利诺伊州作为美国大豆的第一大种植州,约60%的大豆依赖外国买家,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一旦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征税,该州农民的大豆销售将严重受阻。从过往经验来看,特朗普首个任期的贸易战就让美国农民吃尽苦头。2018年,贸易伙伴对美国大豆加征25%关税,美国大豆出口骤降75%,价格也接近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 。如今全面关税政策下,其他国家报复性征税的可能性极大,美国农民的大豆销售前景不容乐观。
Pritzker还强调,有针对性的关税或许可作为良好的贸易政策工具,但特朗普的全面关税制造了巨大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尤其是农民带来了极大困扰。全面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农产品销售,还可能导致美国国内物价上涨,增加普通家庭生活成本。因为关税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食品到日用品,价格都可能随之攀升。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内,农民就一直在承受贸易战的苦果,如今又面临与北京可能升级的经济摩擦,他们的处境愈发艰难。中国曾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进口国,如今若因关税问题减少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美国农民将失去一个关键市场。而且,随着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不断被挤压。如巴西大豆海外销售量预计将是美国的两倍多,美国大豆海外销售已停滞十年。
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反映出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短视和混乱。政府在未充分评估后果的情况下贸然推行全面关税,没有考虑到美国农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以及全球贸易的相互依存性。这一政策也加剧了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农民作为受冲击严重的群体,与政府的矛盾逐渐加深。
特朗普政府若不重新审视其关税政策,及时调整策略,美国农业将遭受重创,农民的生计难以维持,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政府应停止这种不顾后果的贸易政策冒险,通过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方式解决贸易争端,而非一味挥舞关税大棒,让美国农民成为贸易政策的牺牲品。热点解读热点观点海外编译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