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曹禺第一任妻子郑秀病重,口中不停的呼唤着“家宝”,非要见曹禺最后一面

粉樱萌娃 2025-04-14 09:38:41

1989年,曹禺第一任妻子郑秀病重,口中不停的呼唤着“家宝”,非要见曹禺最后一面。重病于北京医院的曹禺摇了摇头,让女儿买了个最大的花篮,最后感慨的说“我有错,她也有错。” 1989年8月北京城闷得人喘不过气,76岁的郑秀躺在病床上已经说不出完整句子,喉咙里反复滚着两个字"家宝"。 护士拿毛巾给她擦汗,听见这名字突然反应过来,这是曹禺先生的小名。 三天后这位终身未再嫁的老太太咽了气,灵堂里摆着个一人高的花篮,缎带上"曹禺敬挽"四个字扎得人眼睛疼。 时光倒回58年前清华园的夏天,法律系新生郑秀抱着书本穿过爬满紫藤的长廊。 大礼堂里正在排戏,有个穿灰布长衫的男生突然从幕布后钻出来,眼镜片上还沾着油彩,这个冒失鬼就是万家宝,后来改名叫曹禺的穷学生。 那时候谁想得到,台上演娜拉的清秀少年和台下看戏的富家小姐,会纠缠出半世纪恩怨。 1933年排演《罪》那会儿,曹禺天天蹲在女生宿舍门口的槐树下。 郑秀记得清楚,这人手里总攥着个皱巴巴的剧本,见她就结结巴巴说戏,有回下大雨,他浑身湿透还站在老地方,说是要讨论第三幕的台词,一来二去南京来的大小姐和天津卫的穷书生好上了。 订婚那天巴金送了个金发碧眼的洋娃娃,郑秀当宝贝似的抱着,哪知道20年后真成了"守着娃娃过余生"。 抗战时期小两口跟着剧校往重庆撤,七星岗的竹楼里老鼠在房梁上赛跑。 郑秀挺着大肚子给学生们改作业,曹禺趴在掉了漆的八仙桌上写《北京人》,有天夜里空袭警报响得瘆人,曹禺抱着刚满月的女儿就往防空洞冲,手稿撒了一路,后来还是郑秀摸着黑一张张捡回来,边捡边哭,那稿纸上除了字迹还有女儿的口水印。 二人在江安小镇的日子最为难熬,郑秀学会了在煤炉子上炒回锅肉,曹禺的烟瘾却越来越重。 方瑞来补课那天穿的是阴丹士林旗袍,说话轻声细语像戏文里的大家闺秀,郑秀在厨房剁姜丝,听见书房传来轻轻的笑声,菜刀差点切着手指头。 后来她在曹禺口袋里摸到张字条,没等看清就被抢去吞进肚子,那天晚上曹禺蹲在院子里抽完半包老刀牌,郑秀数着烟头直到天亮。 1950年离婚那天在中央戏剧学院会议室,两个女儿缩在墙角玩翻花绳,郑秀签字时钢笔漏了墨,在协议书上洇出个铜钱大的黑斑。 曹禺蹲下来想抱孩子,大女儿万黛突然把花绳甩在他脸上,外头蝉叫得人心烦,郑秀临走前说了句"饭在锅里热着",这话成了他俩最后一句家常。 后来那些年郑秀总往人艺宿舍跑,说是看女儿,眼睛却往曹禺书房窗台上瞟,有回撞见方瑞在院里晒被褥,两个女人隔着晾衣绳愣了半天,方瑞后来跟曹禺说:"郑先生看我的眼神,像要把竹竿上的被单盯出个洞来。" 等到曹禺第三任妻子李玉茹搬进干面胡同,老邻居们都说这新太太行事做派像极了年轻时的郑秀。 1989年送花篮那事儿在文艺圈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说曹禺是愧疚,也有人说是作秀,只有女儿万昭知道,父亲盯着花篮上的挽联改了三遍,最后选定"风雨同舟"四个字,纸都擦破了。 曹禺晚年常对着《雷雨》手稿发呆,有回保姆听见他自言自语:"周朴园书房里该摆个洋娃娃的。"去世前三个月突然翻出巴金当年送的结婚礼物,那个褪了色的洋娃娃一直锁在樟木箱底层,呢子裙子上的蕾丝边还完整。 护工看见老头儿抱着娃娃在轮椅上打盹,口水把金发染深了一绺。 如今东单三条的老居民还记得,90年代初常见个穿灰布褂子的老太太在曹禺故居门口转悠。 有人说那是郑秀的魂,也有人说是个老戏迷,只有门口那株紫藤年年开得热闹,花瓣落在青砖地上,像极了1933年清华礼堂外的那场雨。 对此你怎么看呢? 信息来源:(《曹禺戏剧全集》、《民国文学15讲》)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59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