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也是个狠人,主要是对美国狠,居然同时跟中俄伊放狠话,三面出击,当然了主要还是通过谈判和施压来进行,这三边要是谈好了,美国可以缩回北美,然后对加拿大墨西哥施压。所以现在欧洲有点明白过味来,就是一定要把美国拖住,不然等它从东欧撤出来之后,肯定是对盟友下手。 最近美军从波兰热舒夫物流枢纽撤离的消息,让欧洲脊背发凉。这个枢纽承担着95%的对乌军援运输,美军前脚刚走,德国和挪威军队就得接手防务。表面上说是“优化部署”,实则是给欧洲递话:“你们自己的安全,该自己扛了。” 更要命的是,美国国防部正考虑从东欧撤回1万名士兵,相当于砍掉了拜登时期部署兵力的一半。波兰总理图斯克嘴上说“不影响整体防御”,但私下里已经开始加速采购韩国K2坦克和F-35战机——这明摆着是在给美国“交保护费”。 欧洲心里清楚,美国这是在玩“三面包抄”的把戏。特朗普一边跟中俄伊谈判,一边用关税大棒敲打盟友。 就说钢铝关税吧,美国对欧盟产品加征25%,欧盟反手就对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从威士忌到游艇都没能幸免。 法国甚至放话要对美国数字服务征税,荷兰则推动建立自主云服务系统。但这些反制措施就像打在棉花上——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高达1982亿欧元,欧洲企业根本耗不起。 防务自主化成了欧洲的救命稻草。欧盟正在推动设立“欧洲防务机制”基金,打算用政府间条约的形式统一采购武器装备,把负债算到基金头上而不是成员国账上。 德国总理默茨甚至提议,未来四年将军费增加8000亿欧元。不过这钱从哪儿来?欧盟内部吵得不可开交。高负债国家担心增加债务,而法国、波兰等国则急于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就拿“欧洲天空之盾”防空系统来说,原本计划采购美国“爱国者”导弹,现在德国转而支持法国主导的“欧洲中程防空系统”,摆明了要跟美国切割。 最让欧洲头疼的是特朗普的“交易型外交”。他一边跟伊朗间接谈判,一边威胁要对欧盟酒类产品加征200%关税;一边要求北约国家军费占GDP5%,一边又把1万亿美元国防预算花在升级核潜艇和“金穹”导弹防御系统上。 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让欧洲陷入两难:不增加军费,美国就撤兵;增加军费,又怕被美国当成“提款机”。 更要命的是,美国正把战略重心转向北美。特朗普最近重启美墨加协定谈判,要求加拿大和墨西哥在汽车产业、能源出口上让步。这释放出一个危险信号:美国一旦跟中俄伊谈妥,很可能把欧洲晾在一边,转而集中精力巩固西半球霸权。 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警告称,美国的“北美优先”政策可能导致跨大西洋关系彻底破裂,到时候欧洲不仅要面对俄罗斯的压力,还得承受美国的经济制裁。 欧洲的应对策略已经很明确了:一方面在北约内部搞“小动作”,比如设立波罗的海特遣部队指挥部,把瑞典、芬兰纳入防务体系;另一方面加速推进欧盟一体化,通过“重新武装欧洲计划”提升自主防务能力。 德国甚至考虑修改宪法,允许向冲突地区出口武器。但这些措施都有一个致命弱点——欧盟内部矛盾重重。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倾向于亲俄,而波兰、波罗的海国家则依赖美国保护,这种分裂让欧洲的“自主化”进程举步维艰。 说到底,欧洲现在就像被架在火上烤。美国的撤军和施压逼着他们“自立门户”,但经济上的依赖和安全上的脆弱又让他们不敢彻底翻脸。 特朗普这招“以退为进”,不仅考验着欧洲的战略定力,也在重塑整个大西洋两岸的权力格局。未来几年,欧洲能否在“美国优先”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将决定全球地缘政治的走向。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美军要撤?”美国调整兵力部署引发欧洲焦虑
¥特朗普也是个狠人,主要是对美国狠,居然同时跟中俄伊放狠话,三面出击,当然了主要
蕴藏冬夏啥
2025-04-14 12:54:3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