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67年,阿拉法特失去了埃及支持,走投无路的他带着4000多士兵和40

醉卧桃花林间 2025-04-14 15:06:14

[太阳]1967年,阿拉法特失去了埃及支持,走投无路的他带着4000多士兵和40万巴勒斯坦难民投奔约旦。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2024.6.5中东睿评|巴勒斯坦悲剧的大国根源②:“不战不和”与“以战迫和”) 1967年的中东,战火熊熊燃烧,亚西尔·阿拉法特率领数千战士与数十万无家可归的难民,踏上充满不确定性的逃亡之旅,他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领袖,他们选择前往约旦,但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美好的希望,还是一场新的冲突,一切都是未知数。 自从以色列建立国家之后,中东地区就一直冲突不断,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敌意由来已久,尤其是埃及、叙利亚和约旦这三个国家最为强烈,“六日战争”的爆发,更是让中东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以色列在这场战争中的获胜,致使巴勒斯坦大片土地被占,巴解组织(PLO)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整个地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和平希望愈发渺茫。 由于埃及不再提供支持,阿拉法特不得不寻找新的地方安置他的组织和大量追随的难民,面对这一困境,他将希望寄托于地理位置便利的约旦,也考虑到约旦的政治环境,约旦与巴勒斯坦相邻,方便巴解组织的活动开展,而且,约旦同样受到以色列的威胁,阿拉法特认为这让他有机会争取到约旦方面的帮助。 因此,一支规模庞大的队伍踏上了逃亡之路,这支队伍包括四千多名士兵,以及接近四十万巴勒斯坦难民,他们的离开,标志着漫长流亡生涯的开始。 约旦突然涌入大量难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约旦本身资源就紧张,现在要安置这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难度可想而知,如何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避免社会出现混乱,约旦的经济本就不宽裕,要怎样才能承受住这巨大的开销,更重要的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也来到了约旦,这会对约旦的国家安全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约旦必须认真思考并找到应对之策。 阿拉法特让约旦政府颇为头疼,在难民营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建立了自己的管理机构和军队,好像在约旦境内又出现了一个独立国家,他们不仅处理难民的吃喝拉撒等生活琐事,还开始给难民提供武器,组织军事训练。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约旦的力量越来越大,这种情况可能对约旦国王侯赛因的地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带来挑战,PLO的势力扩张,使得侯赛因国王的统治面临着潜在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局势发展。 更让约旦头疼的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开始把约旦当成了袭击以色列的据点,这引来了以色列没完没了的报复行动,约旦军队不得不加入战斗,损失惨重,约旦国王侯赛因一开始想好好和巴解组织商量,希望他们能收敛一些,但情况越来越糟,和平解决的希望最终破灭。 约旦和巴解组织(PLO)的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内战,叙利亚原本想支持巴解组织,试图介入冲突,但是以色列采取了行动,使得叙利亚的计划落空,最终,约旦政府击败了巴解组织,将阿拉法特和巴解组织赶出了约旦,并且摧毁了他们在约旦的势力。 阿拉法特被赶走后,把目光转向黎巴嫩,他想在这里像在约旦时一样,重新建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影响力,可惜的是,历史似乎要再次上演相似的一幕。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活动加深了黎巴嫩国内各派之间的矛盾,最终导致内战全面爆发,随后,以色列再次采取军事行动,这使得PLO遭受了又一次严重的打击。 阿拉法特的策略一开始得到不少阿拉伯国家的力挺,因为大家都挺民族主义,对巴勒斯坦难民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也很有同情心和支持,不过,后来巴解组织的激进行为和见缝插针的做法暴露后,大家慢慢就不支持他们了。 阿拉伯国家逐渐认识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做法非但没有成功对抗以色列,反而让地区更加动荡,甚至威胁到阿拉伯国家自身的安全和稳定,这些国家开始反思,PLO的策略是否适得其反,给整个地区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和风险。 阿拉法特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巴勒斯坦争取自由的必经之路,还是让这片土地更加动荡不安的根源,那些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他们的未来又在何方,他们将何去何从,才能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0 阅读:1
醉卧桃花林间

醉卧桃花林间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