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静宜曾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后来当上了北京市委书记。毛主席曾劝她谨慎,说搞不好要卷铺盖走人。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对她这么说,她最终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1959年,谢静宜听从上级安排,来到毛主席身边负责机要秘书工作。 能给毛主席做秘书,这是谢静宜的梦想,但这个梦想成真后,却让她喜忧参半,喜的是能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忧的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其实,早在1953年的时候,谢静宜就和毛主席就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中南海举行晚会,周总理将谢静宜介绍给毛主席,由于是第一次见面,谢静宜十分激动地给毛主席敬了一个礼,并向主席问好,她可爱的举动逗笑了毛主席。 毛主席亲切地询问她的名字及个人情况,而谢静宜也落落大方地一一作答。当时的谢静宜哪里会想到,几年后她竟然会到主席身边工作呢! 谢静宜从小就特别崇拜毛主席,朝鲜战争打响后,谢静宜响应毛主席号召报名参军,可由于身高体重不达标,被刷了下来。 1952年,正在上高中的谢静宜前往长春“793”部队机要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工作。 此时的谢静宜才18岁,然而她的工作能力很快就在工作中凸显了出来,再加上6年的打磨,最终让她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机要秘书。 自从做了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后,谢静宜发现,毛主席风趣幽默,平易近人,闲暇之余也会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谈笑风生,这让她很快就消除了内心的紧张。 毛主席并不总是在中南海工作,他还经常到全国各地视察。 谢静宜自然不离毛主席左右,一方面是照顾他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记录发现的问题及未来需要补充的工作等,也就是在走访的过程中,谢静宜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毛主席的伟大之处。 谢静宜发现毛主席不管有多累,只要和人民在一起时,脸上总是洋溢着宽厚的笑容,他认真倾听人民的心声,并将反映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和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从而获得解决的方法。 在跟随毛主席在全国视察期间,谢静宜的办事能力和处事水平也都有了显著提高,她深知这得益于毛主席平时的教导和不断开阔的视野。 谢静宜工作上的进步,毛主席是最高兴的,再加上谢静宜敢想敢说,毛主席也因此对她愈发信任和重视,甚至还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她去做,而她也总是把事情处理得很好。 比如1968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内部发生了“武斗”事件,严重到已经影响到日常教学,毛主席得知后很是焦心,于是他把谢静宜派往两所高校平息风波。 做事一向雷厉风行的谢静宜,先是和两所高校的带头人交流情况,又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做出判断,并将情况向毛主席做了进一步的汇报,由于她是代表毛主席的人,所以那些闹事的人收敛了很多,再加上她又积极协调,于是一场影响恶劣的风波迅速就平息了。 谢静宜的表现让毛主席刮目相看,于是不久后,在毛主席的示意下,谢静宜出任清华和北京大学革委会副主任,也就是说中国顶尖的两所大学的实权都掌握在了谢静宜的手中。 1971年,谢静宜的丈夫苏延勋预判101父子叛逃,由于没有凭据,苏延勋并没有向上级反映,而是告诉了妻子。 谢静宜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她立刻对这则消息做了核实,在确认无疑后,她才及时地把情况报告给了毛主席。 最终,101父子的阴谋被提前揭穿,他们被迫提前出逃,结果在逃到蒙古上空时,由于飞机燃油耗尽坠机身亡。 不得不说,谢静宜这次为保护毛主席立下了大功,于是在1973年,她被提拔为北京市委书记,自此开始了她的官场之路。 然而尝到权力的谢静宜,却忘记了毛主席对她的期望,她见王洪文等人因为跟江青走得近,短短几年就被提拔到了中央要职,于是她为了能攫取更大的权力,开始向江青靠拢,不仅在江青的指使下,对党内的老同志予以打击,还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运动。 1975年,毛主席最后一次出现在政治局会议上。 此时的毛主席由于年迈多病,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因此他的出现让在场的委员无不激动,所以大家纷纷与毛主席打招呼,而毛主席也一一和大家握手,最后毛主席与谢静宜握手时,意味深长地说道:“小谢,你当了大官,不谨慎啊!”显然,对于谢静宜的表现,毛主席也有所耳闻。 谢静宜赶紧解释道:“我不想当大官啊,但现在官越做越大。” 毛主席笑了笑说道:“试试看吧,搞不好你就卷铺盖。” 然而,当时的谢静宜正沉迷于权力之中,根本听不进毛主席的劝解。 1976年9月,毛主席辞世。他的离世引得举国哀痛,作为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17年的谢静宜更是悲伤不已。 然而就在毛主席去世不久,中央粉碎了以江青为主的“四人帮”,而谢静宜也被依法逮捕,她的职务被一撸到底,好在隔离审查期间,她认罪态度较好,因此最终她被免于起诉,只被送到密云劳动改造。 此后,谢静宜再也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直到2017年病逝,在她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她回忆最多的,还是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时光,她说,那是她最快乐的时光。
谢静宜曾是毛主席的机要秘书,后来当上了北京市委书记。毛主席曾劝她谨慎,说搞不好要
裂谷长河
2025-04-15 09:30:27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