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袁殊被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袁殊趁机暗示马景星去见潘汉

蜀山史道 2025-04-15 10:46:45

1939年,袁殊被捕,李士群要他招供,谁知他一点不慌,袁殊趁机暗示马景星去见潘汉年,马最星到潘袁约定见面的咖啡馆告诉潘“小袁出事了”,潘汉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写了一个电话号码:“打个电话通知岩井救人”。

(信息来源: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2011.5.17“三面间谍”袁殊的红色人生:多重身份入敌营 贡献卓越)

1939年,上海滩,战争的阴霾笼罩着这座城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情报战线更是刀光剑影,步步惊心,这一年,一个名字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情报界炸开了锅——袁殊,被捕了。

袁殊是谁?军统、中统、日伪、黑帮,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势力,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五重身份,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牢牢地包裹,也让他在刀尖上行走,在夹缝中求生。

有人说他左右逢源,是情报界的“千面人”;也有人说他深不可测,是游走在黑白之间的“无间道”。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为我党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一次,他栽在了李士群的手里。

李士群,军统特工总部主任,以心狠手辣著称,落到他手里的人,鲜有不脱层皮的,李士群早就对袁殊有所耳闻,这个情报贩子,手上掌握着不少秘密,如果能撬开他的嘴,那可是大功一件。

审讯室里,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李士群死死地盯着袁殊,试图从他波澜不惊的脸上看出些许破绽,然而,袁殊的表现却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点不慌,袁殊趁机暗示马景星去见潘汉年,马最星到潘袁约定见面的咖啡馆告诉潘“小袁出事了”,潘汉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写了一个电话号码:“打个电话通知岩井救人”。

岩井英一,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助理武官,是日本情报机关的重要人物,李士群心中一惊,难道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还和日本人有染?

李士群嘴上虽然硬气,但心里却犯起了嘀咕,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岩井英一的号码。

李士群顿时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袁殊居然真的和日本人有关系,而且看起来关系匪浅,他挂断电话,看着袁殊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袁殊就这样,凭借着自己复杂的身份,成功地化解了危机,然而,这只是他传奇人生中的一个小小插曲,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游走在各方势力之间,为民族大义,为心中的信仰,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情报工作无疑是极其危险的,袁殊深知这一点,但他从未退缩,因为他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焰,那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忠诚。

他一次又一次地深入虎穴,与敌人斗智斗勇,为我党获取了大量重要情报,他就像一颗钉子,深深地钉在了敌人的心脏,让敌人寝食难安。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英雄开玩笑,1940年,袁殊再次被捕,这一次,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李士群再次出现在他面前,这一次,李士群的眼神中充满了贪婪和野心,他知道,袁殊掌握着更多更重要的情报,只要能撬开他的嘴,他就能在军统中更上一层楼。

然而,袁殊并没有屈服,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和沉着,与李士群周旋,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太过敏感,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在狱中,袁殊经受了非人的折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会重获自由,继续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袁殊被捕后,我党组织想方设法营救他,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袁殊被保释出狱。

重获自由的袁殊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继续从事着情报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抗战胜利后,袁殊并没有停下脚步,他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继续为党和人民服务。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和英雄开玩笑,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袁殊蒙受了不白之冤,但他始终相信,历史会还他一个清白。

1982年,袁殊病逝,享年71岁,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情报工作者的忠诚和担当,他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铭记。

袁殊的故事告诉我们,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无数像他一样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人民的解放,舍生忘死,默默奉献,他们的事迹,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0 阅读:87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