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美国刚对中国半导体加税 54%,三天后日本立马跟进,直接断供十多种关键材料。光刻胶、高纯氟化氢、电子气体这些名字听着陌生,却是芯片制造的 “血液”。日本这招看似精准,实则暴露了岛国心态 —— 既想借美国东风打压中国,又想趁机夺回材料领域的霸权,缓解国内产业焦虑。 但日本算盘打错了。早在 2019 年信越化学断供 KrF 光刻胶时,中国企业就被狠狠上了一课。当时多少人唱衰国产材料,可中芯国际、武汉太紫微这些企业硬是憋着一口气,三年磨一剑。 武汉太紫微 2024 年攻克光刻胶原料配方,恒坤新材的 KrF 光刻胶已通过 12 英寸晶圆验证,华科团队研发的 T150A 光刻胶分辨率达到 120nm,比国外同类产品更稳定。这些突破不是凭空而来,是企业砸钱、科学家熬夜、政策兜底的结果。 更绝的是中国产业链的 “农村包围城市” 策略。在光刻胶领域,国内企业从低端 i 线、KrF 起步,逐步向 ArF、EUV 渗透;在电子气体领域,绿菱气体的 CH3F、COS 已实现国产替代;多氟多的电子级氢氟酸纯度达到 UPSS 级,打破日本垄断。 这种 “蚂蚁啃大象” 的打法,让日本企业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材料优势正在被瓦解。 日本可能没算到,中国半导体行业早已不是 “单打独斗”。国家大基金二期砸钱,地方政府建产业园,高校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联动。中芯国际 2024 年 14nm 工艺产能利用率超 80%,合肥长鑫的 DRAM 芯片良率提升到 95%,长江存储的 3D NAND 堆叠层数突破 200 层。这些数字背后,是从设计到制造、从材料到设备的全产业链突破。 最打脸的是,日本制裁反而加速了国产替代。2024 年中国半导体材料自给率接近 30%,关键材料进口额下降 15%。当日本企业还在纠结要不要断供时,中国企业已经用国产光刻胶做出了 7nm 芯片,用多氟多的氢氟酸蚀刻出了 5G 基站的氮化镓器件。 这种 “你断供我升级” 的节奏,让日本材料巨头们坐不住了 —— 再这么下去,自己的市场份额怕是要被蚕食干净。 这场较量本质上是国运之争。美国想用关税锁死中国科技,日本想借刀杀人,却低估了中国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的决心。从信越断供到美日联合制裁,中国芯片行业反而越战越强。 这就像战场上的突围战,敌人火力越猛,反而激发了绝地反击的斗志。现在回头看,日本这一刀非但没捅死中国半导体,反而帮着炼出了更硬的 “中国芯”。
王毅外长访日行程刚结束归国,日本便迅速对光刻胶、大硅片等多达十几种半导体材料祭出
【4评论】【8点赞】
徘徊
有一万种方法玩死倭种
用户18xxx25
自强自立,国家强大之根本
大众群生
稀土不能供日本!
水上漂漂
我们得断供鬼子的稀土矿了,现在大多指是买来不用存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