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员工作时突发不适,医院抢救超过48小时,认定不是工伤! 家属:难道为认定工伤,

亦璇看社会 2025-04-16 05:17:37

雇员工作时突发不适,医院抢救超过48小时,认定不是工伤! 家属:难道为认定工伤,48小时内直接拔管不救病人了? 2022年,江苏聂女士丈夫张某某在工作中突发不适,紧急送医院抢救。聂女士接通知赶到医院后,主治医师告诉她丈夫99.9%救不活了。 看着躺在ICU里的丈夫,聂女士感觉天塌了。丈夫走了,他的两个孩子怎么办? 为了孩子,聂女士只想着必须尽力救治。 可丈夫在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后,终究还是离世了。从住院到离世一共持续59个小时。 后经鉴定,张先生死亡原因是因心肌梗塞。因为持续抢救59小时,在认定工伤时,鉴定张先生死亡时间超过48小时,因此是病亡,并不是工伤。 聂女士不服,先后俩次起诉,可一审和二审都判定聂女士的丈夫不是工伤。原因就是进医院到死亡超过48小时,不予认定工伤。 聂女士无奈急了:即使我当时知道有48小时的规定,也一定会先选择救孩子的爸爸 法律无情,可执行人是无情的机器人吗?为了认定工伤,就让亲人对病人痛下狠手,太没有人情味,违背伦理吧! 记者查询了一个类似案件,南京中院法院审理后,就没有僵尸般的只管遵循法规,灵活的体现了人情味。 法院认为只因工伤认定问题,就让家属放弃对危重病人的救治,既是对亲属内心意愿的相悖,也是亲情伦理的损毁。 还不符合社会公众对生命予以最大尊重的基本价值观,最终被认定工伤。 法律的定制,首先体现正义与公平,雇员工作中突发重疾,家属因为选择救治,超过了48小时,就不是工伤了。 处于弱者受损的家属,本该在法理法情上有一定的照顾与倾斜,更应考虑到案子判决后,有否体现到公平正义,有否对生命亲情伦理起到正面的引导教育。 可是这个判决法律教条执行了,可结果真的让众人看着既伤心无奈,又很委屈窝火。 网友怎么看一二审法院判决的工伤认定?欢迎留言分享 工伤规定 工伤认定期限

0 阅读:0
亦璇看社会

亦璇看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