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光纤无人机几乎是百发百中,打得乌军痛不欲生。也不知道谁给乌克兰人出了一个主意。捡起俄军光纤无人机留下的通信光纤,拿着设备把一道光灌进去。立刻就打开了通向俄军无人机操作手阵地的光明大路。
乌克兰人在对抗俄军光纤无人机的过程中,确实经历了从被动挨打转向主动反制的艰难探索。这种看似“刀枪不入”的光纤无人机,本质上是通过一根细如发丝的光纤连接操作手和无人机,用物理线缆替代无线电波传输信号,彻底避开了电子干扰。
俄军正是利用这一点,在顿巴斯地区的城市巷战中,让光纤无人机贴着建筑物飞行,甚至钻入窗户攻击乌军火力点,而乌军的“星链”干扰设备和电子战车辆完全抓瞎。
但乌军很快发现了光纤无人机的致命弱点,这根看似隐形的光纤,在特定条件下反而会成为暴露操作手的“导火索”。比如2025年3月的一次战斗中,俄军操控员在黎明时分连续发射六架光纤无人机,结果朝阳斜射下,数公里长的光纤在枯草间反射出微弱的光斑,被乌军无人机操作员偶然发现。
乌军顺着反光的“蛛丝”追踪,最终用自杀式无人机摧毁了俄军的隐蔽阵地。不过这种方法受限于天气和光线条件,战场上更多时候还是得靠技术手段。
于是乌军开始尝试“以光制光”。他们捡起战场上散落的光纤,用激光设备向光纤内注入高强度光束。这种反向激光在光纤内传输时,会因为线路弯折或断裂产生散射,理论上能在俄军操作手的终端设备上形成异常信号,甚至烧穿光电转换模块。
但实际操作中,乌军士兵往往要在枪林弹雨中捋直缠绕的光纤,还要从成百上千根线缆中分辨出敌方的线路,毕竟双方都在大量使用光纤无人机,地面上的线缆就像一团乱麻。
更要命的是,战场爆炸和车辆碾压经常导致光纤中段断裂,激光根本传不到俄军终端,反而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
吃一堑长一智的乌军转而盯上了无线电信号。虽然光纤无人机的核心控制信号通过线缆传输,但操作手的终端设备仍可能发射低功率无线电波。
为了破解这种困局,乌军采取了“多模联动”战术。他们用无人机搭载热成像仪在前线低空巡逻,寻找隐藏在树林或建筑物内的俄军光纤终端车;同时地面部队携带便携式频谱仪,沿着无人机飞行轨迹逆向追踪信号源。
一旦发现可疑信号,立即用“弹簧刀”巡飞弹进行精准打击。这种方法在2025年4月的一次战斗中取得成效,乌军通过电子侦察定位到俄军一个光纤无人机操作组,随后用两枚“凤凰幽灵”无人机实施俯冲轰炸,彻底摧毁了对方的设备。
但这场电子对抗远未结束。俄军正在研发更细的光纤和自愈式线缆,即使被激光击穿也能自动切换备用线路。
而乌军则尝试将光纤与无线电双模通信结合,在安全区域使用无线传输延长作战半径,同时保留光纤抗干扰的优势。未来的战场,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围绕物理线缆与电磁频谱的双重博弈。
用户10xxx12
全文瞎扯淡
用户10xxx23
还一道光灌过去,你怎么不说直接掐指一算[赞][赞][赞]
放下不快乐
那玩意用完就扔了,你跟谁玩?胡诌八道
大牛
俄无人机手是棵树,不动等着你过来?
Gnuling
有关内容从技术上完全可行,但是,如果无人机放飞小组与控制小组分离,中间用光纤设置节点连接,乌军的手段就将失效,因此,双方的防止手段还会继续升级,谁现在也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户10xxx25 回复 04-17 13:09
光纤导弹是第一代,谁都有,那玩意是一次性
Gnuling 回复 04-17 19:29
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使用光纤,光纤什么性能能如何利用比你清楚多了。
123456GX
学前班的水平
虎虎生风
现在乌粉就剩下编神话给乌打气了!
该读书时别放猪
灌一道超高能激光过去把大鹅阵地也毁了不是更好,实在不行灌点带毒的光!
春华秋实
扯犊子
贺兰山
我们得极力发展和应用量子通讯,确保信息的可靠传输
马上云爸爸
幼儿园写法
用户10xxx25
2B想法,那都是一次性的,谁用完不连下一个不关机
用户10xxx16
真是一个没脑子的无知傻逼!就只有小学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