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免除部分关税,特朗普又变卦了,眼见美国关税政策朝令夕改,欧盟27国主动靠近中国。对于中美关税磋商,美方又有新调整,宣布撤回领导人通话安排。那么,特朗普又有哪些新的动作?为何要在此时撤回通话安排?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了一则关税豁免通知,宣布对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芯片等20类商品免除关税。根据新规,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市场的,原产自中国的相关电子产品,将不再被征收高达125%的“对等关税”,已经支付“对等关税”的也可以寻求退款。
由于“豁免名单”上的电子产品占中国对美出口总量的20%至25%,外界普遍认为,美方就关税政策作出的最新调整,是向中国“服软”的一个信号。不过,这一猜测出现不到两天,就被“变卦”的特朗普政府给否认了。 当地时间13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方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至另一个关税类目。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表示,豁免政策只是暂时的,此类产品几个月后将面临单独类目的征税。 虽说早在“对等关税”政策颁布之初,特朗普政府就提到过后续将对芯片半导体类商品单独加征关税,不过选在美国科技巨头刚松一口气,市场刚有所回暖的节点“改口”,还是出乎外界预料。
有分析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坚信关税新政将提振美国经济,但事实是朝令夕改的关税政策,只会引发华尔街对关税不确定性的进一步担忧,同时加剧股市震荡起伏,让美国各行各业陷入混乱状态。 几乎可以预见,一旦美国政府重启对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关税,那些在中国及亚洲地区部署供应链的美国科技企业,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是继续留在中国,为高额关税买单,还是花费数年时间重返美国建厂,同时支付高昂的人工成本。 有分析认为,“对等关税”政策出炉不到一周,特朗普政府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关税政策,原因在于美方需要在对外强硬的同时,避免国内市场先一步走向崩溃。要知道,特朗普政府一直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针对中国芯片半导体产业,限制对华芯片出口。在此背景下,是不会轻易放弃对中国芯片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
然而,苹果、英特尔、英伟达等科技行业巨头在美国市场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得罪这些企业和美国消费者,只会加剧国内市场的紧张情绪,让美国股市出现更大的震荡。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只能通过暂缓对电子产品征税的方式稳住国内市场,为之后的中美关税谈判做准备。 而美方声称并未放弃对芯片类产品征税,则是为了继续对外施压,同时一边逼迫中方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另一边加速制造业回流美国。美方的算盘中方很清楚,同为美国贸易合作伙伴的欧盟也深谙此道。 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之际,欧盟27国就主动拉近对华经贸关系,承诺进一步转向亚洲。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与美国进行关税磋商的同时,欧盟也在与占全球贸易87%的国家进行接触,共同致力于自由开放的商品、服务和思想交流。
目前,中欧双方一致同意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相关问题,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营商环境,并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可以说,相较于接触频繁的中欧高层,一直未能接到中方电话的特朗普,无疑对此感到失望。据美国贸易代表透露,中美两国领导人目前并没有任何通话安排,尽管美方此前多次表态希望与中方开展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