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真名叫俞启威,绍兴俞氏家族的三少爷。俞家和曾国藩家有过姻亲,俞启威的爷爷当过鲁迅先生的老师。俞家很有钱,在很多大都市都有豪宅。俞启威的爸爸留学日本和德国,当过北洋军阀和国民政府的局长。俞家三公子俞启威更绝,身为官僚大族的公子哥,放着吃喝玩乐的日子不过,满腔热血地跟着甘愿为穷人闹天下的共产党,而且在白色恐怖时代秘密加入共产党,也算是与众不同了。 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愤慨,黄敬也因此步入了他的政治生涯。黄敬原名俞启威,他的行动开始于组织校内的罢课活动,很快他的领导能力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使他成为了青岛学生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不仅在校园内发起呼吁,更带领着一群同学远赴南京,直接向国民政府表达了他们对不抵抗政策的不满和强烈抗议。 1932年,黄敬的在深刻认识到国民党的种种局限后,他坚定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然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很快就展现在了黄敬的面前。 1933年,因叛徒出卖,黄敬被捕并下狱。在狱中黄敬遭受了无数的折磨和严刑拷打。尽管身体遭受极大的痛苦,他的精神却未曾屈服。在党组织的不懈努力和营救下,黄敬终于获释,并被紧急送往上海接受治疗,以恢复他因折磨而极度虚弱的身体。 1935年,黄敬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在校期间,他不仅专注于学术研究,还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他参与的“一二·九运动”是一次针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重要抗议活动。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黄敬离开了相对安全的学术环境,投身于更为艰苦的抗战前线。他来到了晋察冀地区,这一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成为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这里,黄敬担任了中共晋察冀区委员会的书记,成为了该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人。他的领导下,晋察冀区域成功抵御了日军的多次“扫荡”行动。 战争的持续不仅对黄敬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也使他积劳成疾。在抗日战争后期,他被迫暂时撤回后方,在延安接受治疗和休养,以恢复健康。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黄敬恢复后不久便重返工作岗位。他先后担任了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和晋察冀军区副政委,继续在华北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1949年初,随着华北第二大城市天津的解放,这座城市面临重建的巨大挑战。在这个关键时刻,需要一位能够有效领导天津重建的强有力的领导者。毛主席在考虑了多个候选人后,最终决定任命黄敬为天津市委书记兼市长。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当时的天津市民居住环境极为恶劣,战争使得大量民居遭受破坏,不少市民不得不居住在简陋的窝棚中,甚至有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敬对天津市民的困境感同身受。尽管当时国家的财政资源主要用于支持抗美援朝的战争,对内的民生建设资金紧张,但黄敬没有放弃希望,决定亲自前往北京寻求解决方案。他向时任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汇报了天津的实际情况。毛泽东对黄敬的汇报给予了重视,并迅速批准了一笔特别款项,用于天津的房屋重建。 得到资金支持后,黄敬迅速回到天津,组织实施房屋重建计划。在他的领导和努力下,共计建造了五万多套安置房,极大地缓解了市民的住房困难。 1952年,黄敬被调入中央政府,担任了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及党组书记。1956年,中共八大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不幸的是,黄敬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在事业的高峰期,1958年他因病在广州逝世,年仅46岁。 黄敬留下了五个子女,他们各自也有着不凡的成就。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俞正声,他后来成为了全国政协主席及中央政治局常委。
黄敬真名叫俞启威,绍兴俞氏家族的三少爷。俞家和曾国藩家有过姻亲,俞启威的爷爷当过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4-16 14:23:33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