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大国很忌惮中国,一些小国家反而对中国总是挑衅?其实,这种感觉只是咱们常常看到的一些新闻报道,营造出来的一种样子,为啥会让咱们有这种感受呢?那是因为咱们周边总有那么几个招人烦的傀儡国家,老是跟咱们闹别扭。 咱们常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话搁国际舆论场上同样适用,菲律宾2025 年2 月派飞机闯入黄岩岛领空,机上记者摆拍的画面被西方媒体大肆渲染,活脱脱一场悲情戏码,可您知道吗? 这就像看电影只盯着反派特写,却忽略了主角光环下的群像戏,所以大国之间的博弈往往藏在经济数据和战略协议里,而小国的跳脚更容易被镜头捕捉。 那你猜这些小国为啥敢在咱家周边闹事?那还不是因为其背后的金主:2025年美菲联合军演,美国直接拉来卡尔·文森号航母,还带着日本、澳大利亚等6国搞击沉演习;越南在南海撞中国渔船,美国卫星实时盯着,日本巡逻机在天上转悠,这些小国就像提线木偶,线都攥在大国手里。 立陶宛更搞笑,这个人口不到300万的国家,突然跳出来搞“一中一台”,结果被中国制裁得经济缩水40%,为啥这么作?因为它要给美国当反华急先锋,换点军事保护费。 韩国也不遑多让,萨德系统部署了一半,又在网上炒作中国介入选举,无非是尹锡悦政府为转移国内矛盾,故意找中国当背锅侠的。 不过,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咱们都能对症下药就是了,面对大国的表演,中国就是直接亮肌肉,055大驱下饺子,东风导弹让美军睡不着觉。 但光靠拳头不够,2025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额突破6万亿,中老铁路货运量增长37%,这种“经济绑定”比航母更有威慑力,越南一边在南海搞事,一边和中国签自贸协定;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嘴上强硬,私下里求着中国投资基建。 那对小国的“跳梁”,中国就软硬兼施,立陶宛被制裁后,总统亲自道歉;韩国萨德基地环评通过,中国直接限制半导体材料出口。 但对真心合作的国家,中国毫不吝啬,给老挝建胸痛中心,给柬埔寨修水电站,这些民心工程比军舰更能赢得支持。 所谓“大国忌惮、小国挑衅”,不过是霸权体系下的旧剧本,中国不做世界警察,但也不怕当秩序破坏者,当美国还在用航母和盟友围堵时,中国已经用高铁、5G和疫苗编织起新的合作网络。
中国实力到了什么地步?就这么说吧,美国现在最怕的事情,就是中国彻底翻脸。现在真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