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子弟回“娘家”,表演节目欢庆“采掘工人节”! 4月15日,是街洞矿业公司第3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4-16 18:32:52

矿山子弟回“娘家”,表演节目欢庆“采掘工人节”! 4月15日,是街洞矿业公司第34个采掘工人节,矿山一片欢腾,人们载歌载舞,隆重庆祝,续写街洞的华彩篇章。 原街洞煤矿子弟学校79届的同学们代表从全国各地赶来,一大早就奔赴茶山岭煤矿,与矿工们共度采掘佳节,满怀真诚热情地为矿工们献上精心编排的节目;市电视台的记者朋友们也前来了,用镜头记录下这个难忘的节日。 79届的学生大多出生于1962年和1963年,都已经62、63岁了,大多都当上外婆、奶奶了。表演节目的79届学生,大多曾在街洞煤矿参加工作,也有部分高中毕业后考取中专、大学进而走向社会的。 79届的同学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激情满怀,带来的节目也是丰富多彩。 一曲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瞬间将现场氛围拉满,引得矿工们连连喝彩回应;“火辣辣的爱恋把我们的脸烫得通红,于是我们决定到矿山来,矿山她不喜欢柔弱,矿山她更不喜欢娇气……”,一首双人诗朗诵《到矿山来》,激起心灵共鸣,诠释独特的矿山情;男声独唱《我和我的祖国》高水平演唱,歌声大气雄浑,在掌声的节奏中点燃矿山的爱国热情;快板《矿山喜事多》唱响节日的赞歌,为劳模先进传颂精神、为矿山发展奏响凯歌;最美舞蹈《矿工赞歌》献给茶山岭煤矿最可爱的人,演绎矿工的温暖团结、坚韧刚劲、无私奉献。 79届的同学们都生在矿山、长在矿山,小学、初中、高中都就读于街洞煤矿子弟学校,可别小看街洞煤矿子弟学校,街洞煤矿子弟曾创造过高考的辉煌。 1980年,街洞煤矿子弟学校有4人考取武汉大学、中南工学院、长沙铁道学院、湖南中医学院等本科院校,这个成绩即便在县属高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1990年,街洞煤矿子弟学校考入本科大学的有21人,考入大专的有28人,考入中专的有59人,在上述考入大学的21人中,有6人大学毕业后考取了研究生。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街洞煤矿成立“五七大队”,将职工家属组织起来,烧红砖、爬煤、养猪,她们什么活都干,也让寂静的矿山一下子热闹了许多,矿山还建起了学校,学校兴盛的时候,从小学到高中,有一千多学生。 学校的老师有不少是下放到矿里的湖南师院毕业的优秀人才,还有一位是从北京师院毕业的政治教师,枯燥的哲学课和难懂的政治经济学,经他讲解就成了最受欢迎的课程。 离开街洞40年、从北京赶回来的曹伶女士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她表示,40年前这里只是一个煤灰笼罩的工区,几栋简陋的工棚房,今天走进来一看,整个茶山岭焕然一新,完全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到处干净整洁又漂亮,呈现出像花园一样的煤矿,忍不住想要为大家歌唱。 上午10点,在喜气洋洋的腰鼓声声中,劳模、明星班组长、优秀采掘工人代表们意气风发地前往公司。 在第34个采掘工人节表彰座谈会上,街洞公司共评选出劳动模范8名、明星班组长15名、优秀采掘员工37名,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为1名30年、2名25年、4名20年的工人授予长期从事采掘工作贡献奖,分别给予3800元、3000元、2600元的奖励;同时为全体采掘员工发放节日慰问金和工作服、工鞋。 采掘工人节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由原白沙矿务局设立,目的在于表彰一线采掘工人的贡献,并且成为矿区年度固定的庆祝活动。 尽管2006年白沙矿务局因企业改制并入湘煤集团,但这一传统被下属煤矿如街洞公司、白山坪煤矿、龙塘煤矿等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采掘工人节从白沙矿务局时代延续至今,其文化核心在于通过仪式化活动强化工人身份认同,将安全生产、集体精神与企业传统深度融合。这一文化现象既是计划经济时代矿山集体记忆的延续,也是现代企业人文管理的创新实践。 80年代小煤矿 七九四矿 老虎头煤矿 铁矿子弟 丰矿往事 孙村矿 复州湾煤矿 煤矿广播 煤田地质局宿舍

0 阅读:2
沁沁随心生活

沁沁随心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