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3岁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被处决,他的双脚被砍掉,衣服也被扒光,只剩下血肉模糊的躯体,高高的挂在半空中,但周围群众还不解气,继续往他身上吐口水。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8年7月14日,巴格达的夏日清晨被枪声与喊杀声撕裂,23岁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这位哈希姆王朝的末代君主,在王宫寝室中迎来了生命的终点。 由卡塞姆将军领导的政变军队冲入宫殿,将他俘获,残忍处决,他的双脚被砍下,衣物被扒光,血肉模糊的尸体被高高挂起,暴露在愤怒的民众面前。 围观的人群仍不解气,纷纷朝尸体吐口水,宣泄对王室与外来统治的积怨,这一幕不仅标志着费萨尔二世的个人悲剧,也宣告了伊拉克君主制的彻底崩溃,揭开了国家动荡的新篇章。 费萨尔二世的命运从出生起便被历史的洪流裹挟,1935年,他出生于巴格达的王室,作为哈希姆王朝的继承人,背负着奥斯曼帝国解体后的复杂遗产。 那时的伊拉克虽名义上独立,却深陷英国的殖民控制,石油资源被英国牢牢掌控,经济命脉受制于外,民众生活困苦。 1939年,费萨尔二世仅4岁,父亲加齐国王在一场车祸中突然去世,年幼的他被推上王位,成为象征性的君主,实际权力落入叔父阿卜杜拉亲王与亲英首相努里·赛义德手中。 他们追随英国的利益,制定政策,使伊拉克成为英国在中东的附庸,王室的光环掩盖不了费萨尔二世的傀儡身份,他在权力斗争的夹缝中长大,几乎没有自主的空间。 1953年,18岁的费萨尔二世正式亲政,年轻的他怀揣改变国家的希望,他试图推行改革,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摆脱英国的控制,然而,现实远比理想残酷。 英国的干预如影随形,亲英派势力在政府中根深蒂固,国内亲德派与民族主义者的斗争进一步撕裂了政局,他的改革计划屡屡受阻,经济低迷未见起色,农业歉收与工人罢工频发,民众的不满如干柴般堆积。 费萨尔二世曾尝试与约旦结盟,构想阿拉伯联邦以增强地区影响力,但这一计划因叙利亚退出而告吹,年轻的国王发现,自己的王位虽象征尊贵,却无法扭转国家深陷的内外困境。 1958年,伊拉克的局势已如绷紧的弦,冷战背景下,亚非地区的反殖民浪潮席卷而来,埃及纳赛尔的泛阿拉伯主义点燃了民众的民族热情。 伊拉克内部,卡塞姆将军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暗中集结,联合对王室与英国统治不满的民众,策划推翻哈希姆王朝。 费萨尔二世对此毫无防备,他甚至命令军队前往约旦支援盟友,却未料这支军队在卡塞姆的带领下掉头直扑巴格达,7月14日清晨,政变爆发,军队迅速占领王宫,切断了王室的退路。 费萨尔二世试图以退位换取活命,但愤怒的革命者已不容妥协,他在寝宫被捕,旋即被处决,士兵们不仅杀死了他,还砍下他的双脚,剥去衣物,将尸体高挂示众。 围观的民众朝尸体吐口水,甚至殴打遗体,宣泄对王室与英国压迫的仇恨,整个王室,包括阿卜杜拉亲王与努里·赛义德,无一幸免,甚至王宫的宠物狗也被枪杀。 这场政变的残酷场景,折射出伊拉克民众积压已久的愤怒,英国对石油的垄断让国家财富外流,民众却生活在贫困中;亲英派的腐败与特权激化了社会矛盾;王室的无力与妥协则成为众矢之的。 费萨尔二世个人并无重大罪行,但他作为王朝的象征,承担了全部的民怨,政变后,卡塞姆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废除亲英政策,推行土地改革与社会福利措施,试图重建国家。 民众一度为之振奋,电台广播的革命宣言点燃了希望,然而,共和国的曙光并未持久,卡塞姆的独断统治引发新的内斗,与库尔德人的冲突、与邻国的争端以及冷战中的外部压力,让伊拉克陷入更深的动荡。 1963年,卡塞姆本人也在另一场政变中被推翻,伊拉克的苦难远未结束,费萨尔二世的悲剧,是一面映照历史伤痕的镜子,他4岁登基,23岁殞地,一生被殖民遗毒与内部矛盾绑架。 他的改革愿望被扼杀,他的王位成为民众怒火的靶子,他的尸体被凌辱的那一刻,不仅是哈希姆王朝的终结,也是伊拉克近代史上殖民压迫与民怨交织的缩影。 这场悲剧提醒后人,外部干涉与内部腐败的恶果,可能将一个国家推向深渊,费萨尔二世或许无意成为历史的罪人,但他无法逃脱时代的审判。 1958年的血腥一幕,至今仍是伊拉克动荡岁月的沉重注脚,呼唤着对和平与公正的深切反思。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新华社国际——《南方觉醒|燃烧的美索不达米亚》
1958年,23岁的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被处决,他的双脚被砍掉,衣服也被扒光,只
如梦菲记
2025-04-16 22:12:0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