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不与美方谈关税互免?因为“被蛇咬过两次”。2018年,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共识,美方却迅速反悔,加征高额关税。2019年,双方签署协议,中方承诺增加采购,美方却未完全兑现减免关税承诺,还保留技术限制。俗话说,“一次被骗,二次警醒”,对特朗普朝令夕改的性格,我们绝对不能再抱有幻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8年,中美之间初步达成了贸易共识,双方就一些核心问题达成了协议。 那时,大家以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终于有了转机,可能迎来和平时期。 但就在我们稍微松了口气的时候,美国突然反悔,特朗普政府就开始加征关税,甚至以“新一轮加税”回应中国的贸易政策。 这一次,美国的背信弃义让中国当时的谈判代表和政府高层都感到了被背叛的愤怒。许多国家和企业看到这一幕,也在心里开始怀疑美国的承诺。 毕竟,美国是个大国,谁能想到他们竟然会在全球经济博弈中如此做出如此“不讲信用”的举动? 第二次则发生在2019年,双方达成了贸易协议,很多人以为这一次美国会守信用,减少对中国的关税,并兑现减免的承诺。 事与愿违,特朗普政府依旧保留了技术限制等因素,根本没有像承诺的那样减轻对中国的压力。甚至对于技术转让等问题,美国依然持有消极的态度。 这一回,很多中国人心里就已经有了阴影:一次可以原谅,但两次就不是问题了。 这次“被蛇咬”的教训让中国完全意识到,美国对承诺的态度并不靠谱,尤其在特朗普领导下,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有了前两次的惨痛经历,中国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不能单纯相信口头协议。 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在谈判中的立场就像过山车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也让中国意识到,光靠妥协是行不通的。 从此以后,中国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战略,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 通过加强自身的技术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国逐渐减少了对美国市场和技术的依赖,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领域,开始不再把“美国技术”当作唯一的选择。 特朗普对中国加征关税的举动也迎来了中国的强硬反制,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34%的关税,结果中国立即以同样的税率加征反击。 这一招不仅让特朗普的威胁显得无力,还迅速让美国的部分企业感到压力山大,甚至开始呼吁政府不要再加剧贸易战。 特朗普又一次亮出了加征关税的底牌,威胁将税率提高到50%。但是这一次,中国的应对态度可谓是“不屈不挠”。 面对美国的威胁,大家看到的不是过去中国的妥协,而是愈加坚定的决心。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能轻易被说服的国家了。 毕竟,美国的加税政策已经证明了一点:它根本没有能够打垮中国经济。 经历了美国的反复违约后,中国的战略转向了更加长远且理智的道路。 自主创新成了核心策略,尤其是在科技、能源、制造等领域,中国加大了研发投入,提升了自己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 而且,中国也没有闭门造车,反而在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找到了更多机会,尤其是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计划,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 不可否认的是,美国的加税政策并没有达到特朗普预期的效果。 虽然他曾指望通过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来迫使中国改变贸易政策,结果却发现这不仅没有让中国屈服,反而推高了全球物价,甚至伤害了美国自己的经济。 许多美国家庭和企业都受到了加税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在消费者价格方面,越来越多的美国产品变得更贵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企业和普通消费者都开始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产生了质疑,甚至有一些企业开始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以规避高额关税。 可以说,特朗普当初的“强硬”政策,最终给美国自己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
中国为什么不与美方谈关税互免?因为“被蛇咬过两次”。2018年,中美初步达成贸易
寒雪覆松枝白
2025-04-17 05:21:16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