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无论谁当总统,都对中国不友好?很简单,美国一向把自己视为全球的领导者,

寂寞吞噬灵魂 2025-04-17 09:27:36

为什么美国无论谁当总统,都对中国不友好?很简单,美国一向把自己视为全球的领导者,而中国的崛起,尤其是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进步,挑战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全球主导地位,无论美国总统是谁,都不可能忽视这一点。 从特朗普的贸易战到拜登的小院高墙,剧情换汤不换药,美国对中国的经济敌意,本质是“地主家也没余粮”的焦虑。 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4年中国进口总额达18.4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而美国对华逆差占其总逆差的比重虽下降,但整体逆差仍在扩大。 这让美国患上了贸易逆差PTSD,仿佛中国每多买一部iPhone,就会抢走一个美国工人的饭碗。 不过,美国的经济恐慌症更多是自导自演,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从2007年占GDP的9.9%降至2024年的2.2%,早已不是顺差狂魔。 真正让美国坐立不安的,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弯道超车:华为5G基站占全球60%,比亚迪电动汽车出口量超越特斯拉,中国生成式AI专利数量是美国的六倍。 这些突破戳破了美国科技垄断的纸老虎,让他们不惜动用实体清单这种经济武器,把华为、中兴等数百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 而且,美国对中国的军事敌意,堪称全球警察的职业病,2024年美国国防预算高达8952亿美元,占全球军费的39%,却还在叫嚷中国军费威胁。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的逻辑,在南海和台海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美国一边炒作中国军事扩张,一边在亚太部署航母战斗群,联合日本、澳大利亚搞印太战略,甚至在菲律宾新增军事基地。 最荒诞的是,现在美国政客一边高喊中国威胁,一边在经济上依赖中国,中国供应美国54%的锗、53%的镓,而美国自1987年以来就没开采过镓,当中国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时,美国半导体行业立刻哀嚎一片。 从19世纪的门罗主义到21世纪的印太战略,美国始终把新兴大国视为威胁,这种霸权逻辑在冷战时期针对苏联,如今又套在中国头上,但时代变了,中国的崛起不是挑战,而是多极化世界的必然。

0 阅读:33
寂寞吞噬灵魂

寂寞吞噬灵魂

夜宵外卖一品鉴赏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