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9年,德国汉堡有一位炼金术师,他忽然灵机一动:人体的尿液是黄色的,黄金也是黄色的,那能从尿液中提取到黄金吗? 1669年的深秋,德国汉堡城外一座破旧的二层小楼里,透出一丝摇曳的烛光。房间内,一位名叫亨利希·布朗特的中年商人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桌上的一排玻璃瓶,里面盛满了黄色的液体——人类的尿液。 "金子是黄色的,尿液也是黄色的..."布朗特喃喃自语,"既然尿液进入人体后会转变形态,那么它也许就是炼金术追寻的神秘物质!" 其实,炼金术并非起源于欧洲,而是在十二世纪由阿拉伯世界传入。那时,一些翻译家翻译的书籍中记载了使金属嬗变的秘方,引得不少欧洲君主为了巩固权力和获取财富,开始大力支持炼金术的研究与实践。 布朗特也是受这股潮流的影响。作为一个颇有经商头脑的汉堡商人,他始终对古代点石成金的传说深信不疑。多年来,他四处搜寻炼金术的秘方,却一无所获。就在几个月前,他偶然间发现了一个古老配方,将明矾、硝酸钾与浓缩的人类尿液混合在一起,号称能够提取出黄金。 "或许可以从人的尿液中提取黄金!"这个想法让布朗特兴奋不已。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布朗特开始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行动——大量收集尿液。他首先从家人开始,然后扩展到亲朋好友和邻居。很快,这些来源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于是,他开始前往军营收集士兵的尿液,尤其是那些喜欢喝啤酒的士兵,因为他相信啤酒会让尿液中含有更多金属成分。 经过数月的努力,布朗特终于收集了约1500加仑(约5700升)的尿液,堆满了他那间简陋的实验室。随后,他开始按照那份神秘配方进行实验。他先将尿液放在大锅中煮沸,直到形成糊状物质,再加入明矾和硝酸钾,继续加热。 "黄金即将出现,我即将成为最富有的人!"布朗特每天都这样鼓励自己。 然而,实验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当他最后一次加热混合物时,没有黄金出现,而是得到了一种外观似白蜡的奇特物质。这种物质在黑暗中会发出微弱的绿光,而且极易燃烧。 当布朗特注视着这种在黑暗中发出奇异绿光的白蜡状物质时,他不会想到,这种物质的特性将为人类揭开许多自然界的秘密,包括那些被误认为是"鬼火"的神秘现象。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鬼火"的记载并不少见。南宋文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四》中就曾记载:"予年十余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也多次描述了夜晚郊外浓绿色的"鬼火",营造出恐怖诡异的氛围。 这些古人眼中的"鬼火",现在看来实际上与布朗特发现的磷有着直接联系。人体的骨骼主要由磷酸钙Ca₃(PO₄)₂组成,当尸体在野外腐烂后,骨骼中的磷元素会从磷酸根状态转变为磷化氢(PH₃)。磷化氢的燃点极低,当它通过地下裂痕或孔洞冒出地面后,在炎热天气中接触空气就会自燃,形成人们所见的磷火。若有风吹过或有人经过带动气流,磷火就会随之飘动,远远看去,仿佛有鬼魅在移动,因此被称为"鬼火"。 然而,布朗特发现的磷不仅能解释这种自然现象,其本身的特性也令人惊叹且危险。磷的两个最突出的特征使它成为一种既有用又令人畏惧的元素。首先,它有极强的毒性,人体只要摄入100毫克就可能致命,因此它常被用于制造农药和杀虫剂。其次,它的燃点极低,只有40℃,这使它成为火柴、助燃剂的重要成分,也是制造可怕武器"白磷弹"的主要材料。当白磷弹爆炸时,燃烧的磷粒能穿透人体皮肤,深入骨头,造成无法治愈的伤害。 尽管磷有这些危险特性,但它对生命却是不可或缺的。正如著名科学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阿西莫夫化学》中所说:"生命可以不断繁殖,但是如果所有的磷都消失了,就会出现无法阻止的停顿。"这是因为磷构成了生物体DNA的骨架,也是构成细胞能量载体三磷酸腺苷(ATP)的关键元素。此外,磷还是维持骨骼和牙齿健康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的生理化学反应,包括维持心脏规律跳动、肾脏正常功能和神经刺激传达。 2025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希望少年科创"科创盛典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提到了布朗特的故事。他强调:"在探索自然世界的行动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会呈现出新现象并被偶尔发现——行动会带来意外,从而实现新发现。"这正是布朗特的故事所展示的科学探索精神。虽然他没有实现炼金的梦想,但他意外发现的元素磷,为人类打开了认识化学世界的新窗口,为后来的科学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
1669年,德国汉堡有一位炼金术师,他忽然灵机一动:人体的尿液是黄色的,黄金也是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4-17 10:37: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