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杨森宴请手下师长范绍增,想趁机将他杀掉。范绍增察觉不对,连夜乘坐汽艇

戴梦维微微 2025-04-17 14:27:54

1927年,杨森宴请手下师长范绍增,想趁机将他杀掉。范绍增察觉不对,连夜乘坐汽艇逃回后,点齐人马进攻杨森的防区。 1927年,四川军阀混战,一场看似寻常的宴请,险些将一位西南悍将送入黄泉。 设宴者,是声名显赫的杨森,赴宴者,则是素有“西南猛虎”之称的范绍增。 提起范绍增,许多人也许并不熟悉,但在军阀混战的那个年代,他的名字在西南一带,却是一声令下、众人侧目的存在。 范绍增性格刚烈、做派豪爽,从小便对江湖义气心驰神往,闲的没事做便去茶馆里听听三国演义之类的故事。 虽然年纪小,但也觉得江湖义气十分的重要。 13岁时,他便投身张作霖麾下,从军旅生涯起步。 虽然年纪轻轻,却凭着胆识和狠劲,很快就在部队中站稳脚跟,甚至赢得“少年勇将”的称号。 南下川滇之后,范绍增独立带兵,几番血战击退敌对川军,攻下数个要地。 他不拘一格,提拔手下兄弟,不论出身只看本事,在那混乱年代中迅速聚起一支悍勇之师。 其锋芒之盛,很快引起了四川大军阀杨森的注意。 杨森治军严酷,性格多疑,但在当时,他已看出范绍增的潜力,思量再三后决定将其收编。 对外说是招贤纳士,实则是“以敌为友”,图个安稳。 范绍增表面归顺,实则保留了相当的独立性,仍旧在自己人中树立威望,保持兵权。 不过范绍增还是没有忘记初心,既然当了臣子,就要听话,于是一直冲在整个阵营的前端。 但这种表面和谐的关系,在1927年夏天悄然裂开了缝。 那年,范绍增在一次战事中失利,元气大伤,兵员折损不少,他便紧锣密鼓地在地方展开募兵整编,欲东山再起。 这本是兵家常事,可在杨森看来,却像是范氏有意自立门户,他思来想去,终于起了杀心。 于是,杨森摆下一场“鸿门宴”,地点设在成都郊外一处僻静庄园,名义上是犒赏部属、共谋大业,实则意图将范绍增一举铲除,断绝后患。 消息传来,范绍增并未立即拒绝,他深知杨森心性多疑、做事果决,若是推辞,只怕反倒先引起警觉,于是他微笑应允,带了数名亲信赴宴。 当夜,山庄灯火辉煌,觥筹交错,表面上宾主尽欢,杨森更是频频举杯,称兄道弟,言语之间尽是信任之意。 但范绍增自幼混迹军中,见惯刀光血影,酒桌之上他察觉出几分异样。 席间杨森的贴身卫士分布诡异,身后还有数名陌生面孔神色冷漠。 “今日杨某高兴,范兄不醉不归!”杨森说着举杯劝酒,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虽快,却没逃过范绍增的眼睛。 他微微一笑,并未碰杯,而是以“身体不适”为由,借机起身告辞。 杨森一怔,尚未反应,范绍增已转身离席,快步出了厅堂,跳上一旁早已准备好的汽艇。 汽艇开动时,远处果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与喊杀声,范绍增早已料到不妙,此行前已布置一条后路。汽艇顺流而下,一夜之间逃回驻地。 回营后,他立刻集结残部与募来的新兵,通宵调兵布阵,怒火中烧的范绍增已顾不得“表面臣属”的身份,第二日拂晓,便挥师向杨森防区挺进。 这一仗,打得突如其来,杨森原以为一计成功,范氏再无还手之力,哪料对方竟先发制人,来势汹汹,多地哨所被攻破,一时间手忙脚乱,几近崩溃。 杨森仓促应战,调动主力死守要塞,方才稳住局势,但这场反击,却使他名声大伤,不得不对范绍增重新评估。 范绍增没了背靠的大山,也开始有些担心起来,于是找到了当时仍为军阀的刘湘。 在说清了利害关系后,刘湘的麾下也是多了一员猛将。 几日后,两方在成都以东对峙,杨森被迫派人议和,提出“误会一场”,范绍增表面应允,心中却已明白,西南局势再难共存。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范绍增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

戴梦维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