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方晾了4天,特朗普修改对华称呼,性质严重,中方回了8个字

霓裳谈国际 2025-04-17 14:29:09

川普这是“恼羞成怒”了? 自中美关税战开打以来,尽管特朗普不断表示“中方想要寻求谈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真正着急想要谈判的,其实就是特朗普本人。

可问题是,特朗普喊了这么多天,中方却直接把他晾在了一边,基本就没有什么回应。 这就让特朗普感到十分愤怒,他很快就在推特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直接更改了对华称呼,性质非常严重。 只不过,在中美当前的实力对比,特朗普的叫嚣却遭到了中方的严厉反击……

美国对中国的施压看似来势汹汹,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难言之隐”。 最近一轮关税政策的调整,表面上是为了“示好”中国,实际上更像是美国被国内经济问题逼得喘不过气来的无奈之举。

举个例子,美国原本想通过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自己国内物价飞涨、美债被抛售、股市暴跌,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瘪。 这时候,美国突然宣布暂时豁免上千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还推迟了对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嘴上说是“其他国家没反制”,其实是因为美国企业扛不住成本压力了。

毕竟这些关税最后都转嫁到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头上,弄得股市和国债收益率不断朝着不好方向发展,直接让美国自己吃了大亏。 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一局面,特朗普团队其实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要求中方同他们进行交谈。

只不过,傲慢的美国人并没有用常人眼中那些看上去十分合理的方式,反而用关税和制裁等方式,想要逼中方“就范”。 只不过,无论美国怎么表示,都没有没换来中国的快速回应。

中国这边忙着和欧盟、东盟、沙特这些伙伴加强合作,连着四天都没直接搭理美国,这种“晾着”的态度让美国“急了”。 恼羞成怒的特朗普直接给中国扣上“敌对贸易国家”的帽子,嚷嚷着要“以牙还牙”,但其实是想转移国内矛盾,顺便讨好那些喊着“美国优先”的选民。

只是,面对美国这种丝毫看不出谈判诚意的做法,中方则用了8个字予以回应……

面对特朗普的挑衅,中方没有长篇大论,而是以八个字掷地有声地回击:“以战止战、以武止戈。” 4月15日,中国有关人员通过视频讲话,引用这一历史典故,强调中国将以坚决斗争维护国家利益。

这八个字不仅是对特朗普“敌对”标签的直接警告,更传递出中国在长期博弈中的战略自信。 从抗美援朝到2018年以来的贸易战,中国始终坚持“以斗争求和平”的原则,历史证明,这种策略不仅有效,还让对手一次次碰壁。

2024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增长6.2%,达到8700亿美元;与东盟的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巩固了RCEP区域经济整合的成果,这些合作有效对冲了美国试图孤立中国的企图。 更重要的是,中方的反制工具箱不断升级,除了对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中国还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和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国际资本。

去年,流入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8%,而美国市场却因高利率和关税壁垒导致资本外流至中国和日本。 中方的战略,“以战止战、以武止戈”不仅是口号,更是一套完整的战略体系。 特朗普的“敌对”标签,吓不倒中国,反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应对挑衅的从容与智慧。

美国和中国这场较量,表面上是你来我往的关税大战,实际上藏着两套完全不同的“生存法则”。 美国总觉得自己拳头硬就能说了算,比如一边对中国商品加税,一边又眼巴巴盼着中国买它的国债、救它的市场。

这几年,美国对中国1600多种商品疯狂加税后,中国对美出口反而创了新高,而美国超市里中国制造的日用品价格涨了30%,老百姓骂声一片。 而中国的应对策略则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过去几年,中国不仅和东盟签了全球最大自贸协定(RCEP),还成了欧盟、沙特、俄罗斯等130多个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

至于美国的那一系列对话制裁和封锁,其实只会让中方越来越强,就比如美国不让卖高端芯片给中国,结果中国自研的28纳米芯片半年内量产。 美国想用新能源车打压中国,没想到中国电动车两年内拿下全球60%市场,逼得德国车企主动找中国合作。

就连美国最看重的“美元霸权”,也被中国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戳了个窟窿,现在中东石油、巴西大豆都能用人民币结算,美元的地位悄悄被削弱。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美国总想用“短跑冲刺”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中国玩的是“马拉松”,选择坚定完成我们的目标。

比如美国为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三年换了四套制裁方案,结果中国反而加速攻克光刻机技术。 美国逼盟友搞“产业链去中国化”,可苹果手机至今仍有一半零件来自中国,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占了全球一半。

这种“越打压越强壮”的怪圈背后,是中国用14亿人的大市场,以及我们强大的制造业能力,和更加能够应对国际风云变幻的国内环境。

特朗普被中方“晾”了四天后的变脸,暴露了美国对华战略的焦躁与无力,他的“敌对贸易国家”标签,非但没有吓倒中国,反而让中方的“以战止战、以武止戈”响彻全球。

短期内,美国或在芯片等关键领域加码制裁,但难以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长期看,中美竞争将转向“内功”较量,中国在多边合作与产业链优势上的积累,正为未来铺路。 特朗普的挑衅,或许能制造一时喧嚣,但历史的车轮,早已驶向更公平、更包容的未来。

0 阅读:379

评论列表

浮山岁月

浮山岁月

3
2025-04-19 23:31

最大的问题是美国政府失去了信用 以前我们和他们谈判有成果后 他们没几个月就背信了

猜你喜欢

霓裳谈国际

霓裳谈国际

国际就是这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