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俄罗斯的本性暴露了?4月8日俄罗斯公开表态,如果美国动手打伊朗,俄罗斯没有义务给伊朗撑腰,也不会给伊朗提供军事援助。 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的态度转变,本质上是国家利益优先的现实选择。 先看俄伊关系的本质,尽管两国在2025年1月签署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但这份协议里藏着一个关键条款,如果一方遭受攻击,另一方不得向侵略者提供援助。 这就像两个邻居签了个“互不侵犯”协议,但遇到外来威胁时,谁也不保证会出头。 这种合作更多是基于经济利益,比如俄罗斯需要伊朗的石油和无人机零件,伊朗则依赖俄罗斯的核技术和军事合作。 但这种合作远没有达到“盟友”的程度,更像是“敌人的敌人临时搭伙”。 再看俄罗斯的现实困境,乌克兰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每天消耗3亿美元的军费,俄军的武器库存严重不足,甚至要从朝鲜购买炮弹。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根本没有余力在中东开辟第二战场,如果美国对伊朗动手,俄罗斯若强行介入,不仅会分散乌克兰战场的资源,还可能引发与美国的直接对抗。 普京很清楚,此时的俄罗斯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家门口的问题,而不是卷入一场可能拖垮国力的新战争。 此外,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极限施压”政策,其实是一石二鸟之计,一方面,通过制裁和军事威胁迫使伊朗妥协,另一方面,试图将俄罗斯拖入中东泥潭,削弱其在乌克兰的战斗力。 俄罗斯当然不会上当,反而选择公开表态“不支持伊朗”,以此向美国释放缓和信号,换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喘息空间。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恰恰体现了俄罗斯外交的务实性。 另外,伊朗自身的战略价值在下降,曾经的“抵抗之弧”,包括黎巴嫩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等在以色列和美国的打击下已经支离破碎。 伊朗的地区影响力大幅削弱,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也随之降低,与其为一个“日暮西山”的盟友冒险,不如保留实力,等待更有利的时机。 经济层面,俄罗斯与伊朗的贸易额常年徘徊在17亿美元左右,仅占伊朗外贸总额的0.3%。 相比之下,俄罗斯与沙特等海湾国家的能源合作更为紧密,沙特甚至成为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重要调解者。 如果俄罗斯为了伊朗与美国对抗,可能会失去沙特等国的支持,进而影响其能源出口和经济复苏。 综上所述,俄罗斯在伊朗问题上的“退缩”,并非所谓的“本性暴露”,而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理性选择。 这种选择背后,既有乌克兰战场的牵制,也有美国的战略施压,更有伊朗自身价值的衰退。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才是国际政治的残酷现实。
关键时刻,俄罗斯的本性暴露了?4月8日俄罗斯公开表态,如果美国动手打伊朗,俄罗斯
冷紫葉诉说天下事
2025-04-17 14:42:34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