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韩国人在土耳其立起了一座纪念碑,石碑上用韩文赫然刻着这样一段文字:为纪念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韩国庆尚北道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永恒友谊树立此碑。 这操作一出来,直接在文化历史圈炸了锅。 毕竟长久以来,在历史课本和大众认知里,丝绸之路是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出发,一路向西连接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的重要商贸通道,怎么突然起点就成韩国庆州了呢? 其实,韩国这一系列 “抢文化” 的操作,可不是心血来潮。近些年来,韩国在文化遗产申报等方面动作频频,争议不断。 就拿端午祭申遗来说,本来中国端午节历史悠久,各地习俗丰富,可韩国却抢先一步将端午祭申遗成功,虽说内容和中国端午节有差异,但还是让不少人觉得膈应。 还有拔河,这一传统活动在亚洲多地都有,可韩国也将其纳入自己的文化范畴申遗。这种文化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也为丝绸之路起点之争埋下了伏笔。 自 2013 年起,韩国政府打着 “重走丝路” 的名号,组织探险队从庆州出发,途经中国西安,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还签署了 “友好城市” 协议 。 他们不只是立个碑这么简单。在国内,2022 年韩国的教科书里,竟把 “丝路起点在庆州” 写进了教材,试图从教育层面给下一代灌输这种错误认知 。 韩国电视台还拍了纪录片,片中的丝绸之路直接从庆州连到土耳其,完全无视中国境内那些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的城市。 韩国学者为了支撑 “丝绸之路起点是新罗帝国(现今韩国部分地区)” 这一观点,抛出所谓证据。 他们称在庆州古墓出土了罗马玻璃珠,还表示公元前 5 世纪 - 6 世纪时从韩国清州新罗王国的墓中挖出各种玻璃制品,推断是从地中海途经中国西部和海运传到新罗的,就认定这是韩国和西方文化互换的证明 。 但从历史专业角度看,漏洞百出。丝绸生产离不开桑树,而韩国古代根本没有大规模桑田的记载,没有原料,拿什么产出大量丝绸成为丝路贸易的源头呢? 长安作为丝路起点,有《汉书》等大量历史文献记载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出发的路线,还有众多考古发现,比如出土的大量文物能证明长安在丝路贸易中的核心地位。 面对韩国这些行为,中国网友纷纷站出来。大家翻出历史课本里的长安城地图,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用事实说话。 2014 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联合国文件明确将丝绸之路起点标注为西安 ,这无疑是给韩国的错误说法一记响亮耳光。 可即便如此,韩国依旧没有停止。韩国的旅游网站至今在庆州景点介绍中,还写着 “丝绸之路发源地” 。 在初中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做 “新罗商队骆驼” 模型,驼峰上还绑着丝绸包裹的泡菜坛子,完全脱离历史事实,误导学生。 在土耳其这边,一开始可能没深入了解就同意韩国立碑。但随着时间推移,当地民众和学者也逐渐发现不对劲。 导游透露,中国游客看到碑文都会摇头,不少人还会拿《汉书》复印件给周围人讲解真实的丝绸之路历史。 伊斯坦布尔大学历史系教授也表示,韩国送来的三块石碑,如今仅剩下一块还在景区 。这说明真相总会浮出水面,错误的历史认知终究难以长久。 这场丝绸之路起点之争,背后反映出文化认同和历史尊重的重要问题。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不能被某个国家随意篡改、歪曲。 希望往后类似闹剧能越来越少,各国都能以客观、尊重的态度对待历史文化,别再搞这些破坏国际文化交流和谐氛围的事了。
2013年,韩国人在土耳其立起了一座纪念碑,石碑上用韩文赫然刻着这样一段文字:为
小娅说知识
2025-04-17 15:19:3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