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纪,忽必烈在钓鱼城立誓,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紧闭36年的城门打开了,

何以为知吖 2025-04-17 15:29:45

13世纪,忽必烈在钓鱼城立誓,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紧闭36年的城门打开了,随后大家都被眼前景象惊呆了,原来让上帝折鞭的,其实只有区区30几人…… 13世纪初,一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席卷欧亚大陆,他们就是蒙古人。1218年,一场使者被杀的外交事件成为了蒙古帝国向西扩张的导火索。成吉思汗带领铁骑踏平了中亚的花剌子模。随后的几十年间,蒙古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向西方世界推进,先是征服了中亚地区,紧接着是西亚,最后直抵欧洲腹地。 面对这支来势汹汹的东方军队,欧洲人束手无策。他们从未见过如此迅猛的战争机器,以至于当时的西欧教皇惊恐地称蒙古人为"上帝来惩罚他们的鞭子"。到了1260年前后,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已经将蒙古的版图推进到了中东全境,他的铁蹄即将踏上非洲大陆。蒙古帝国似乎要完成对整个已知世界的征服。 然而就在蒙古帝国势如破竹之际,东方战场上的一座小城却成了他们征服之路上的绊脚石。这座城就是位于重庆合川的钓鱼城,它是南宋王朝最重要的屏障之一,扼守着从川蜀地区进入江南的咽喉要道。 钓鱼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其成为天然的军事要塞。城池三面环水,东面紧贴悬崖峭壁,登城的山路仅容一人通行。周围的丘陵地带植被茂密,沼泽遍布,大大限制了蒙古骑兵的机动性。此外,这座城池的防御工事更是独具匠心。 1243年,南宋名将余玠在此筑城,他深知守城之战可能旷日持久,特意在城内开辟了大片耕地和鱼塘。这一前瞻性的设计确保了即使在长期被围困的情况下,守军仍能自给自足。余玠不仅是一位勇猛的将领,更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家,他的这一设计为日后钓鱼城的长期抵抗奠定了物质基础。 125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继位成为大汗,他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全球征服计划。他派弟弟旭烈兀率军西征,自己则带着另一个弟弟忽必烈南下攻打南宋。蒙哥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从川蜀地区突入,然后与从长江一带南下的忽必烈形成合围之势,一举击溃南宋。 在南宋朝廷内部,奸臣当道,不少将领在蒙古大军压境时纷纷投降。然而,钓鱼城守将王坚却成为了这片腐朽之地上的一股傲骨。当蒙哥派遣降将晋国宝前去劝降时,王坚不仅断然拒绝,还将晋国宝斩杀祭旗,以表明自己誓死抵抗的决心。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蒙哥。1259年正月,蒙哥下令全军进攻钓鱼城。然而,面对地形复杂、防御严密的钓鱼城,蒙古铁骑的优势荡然无存。王坚充分利用地形优势,以少量兵力就能有效阻挡蒙军的进攻。更令人称奇的是,他还多次趁夜袭扰蒙古大营,给敌人造成重创。 在一次围城战中,为了打击敌军士气,王坚命人从城中抛出两条大鱼和十几张饼,还附上一封简短的挑衅信:"尔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这一心理战术极大地打击了蒙军的士气,也让蒙哥意识到强攻钓鱼城可能是徒劳的。 在钓鱼城围城战拉锯数月之际,一个决定性的时刻悄然到来。蒙哥汗对钓鱼城内部情况心存好奇,便命人搭建高台,想要一窥城中景象。 当蒙哥登上高台时,守军立即发动猛烈攻击,箭矢和投石如雨般倾泻而下。站在高台上的蒙哥毫无躲避空间,很快就被击中。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蒙古帝国大汗,就这样陨落在了重庆的群山之中。 蒙哥的突然死亡在蒙古帝国内部引发了严重的权力真空。由于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帝国迅速陷入了内斗。忽必烈在得知兄长死讯后,立刻停止了对南宋的进攻,回师蒙古本土争夺汗位。同样,远在西亚的旭烈兀也中止了对欧洲的进攻,准备返回参与权力争夺。 南宋朝廷并未充分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进行内部改革和军事重整。相反,朝廷上的党争和腐败问题愈演愈烈。许多有才干的将领被排挤甚至遭到陷害,这使得南宋错失了可能扭转局势的最后机会。 更为讽刺的是,钓鱼城守将王坚在立下如此丰功伟绩后,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反而因功高震主被调回京城。回到朝堂后,他遭到了排挤和冷落,最终郁郁而终。这种对功臣的不公待遇正是南宋政权衰败的缩影。 王坚离任后,守将张珏和王立接过了守卫钓鱼城的重任。他们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继续坚守阵地,抵挡蒙军一波又一波的攻势。 1279年,崖山海战结束,南宋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投海而亡,南宋王朝正式灭亡。大量南宋遗民纷纷涌入钓鱼城寻求庇护,这使得原本就紧张的粮食供应雪上加霜。 面对严峻的生存危机,守将王立做出了艰难的决定。他与蒙古大汗忽必烈达成协议,在确保城中所有人安全的前提下开城投降。忽必烈立下誓言:绝不杀城中一人!于是,钓鱼城那紧闭了36年的城门终于打开了。 当蒙古军队进入城内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原来这座让整个蒙古帝国都为之头疼的堡垒,最后的守军竟然只剩下了32人!正是这32名勇士,坚守阵地,抵抗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成为了"让上帝折鞭"的传奇。 王立带领这32名幸存将士走出城门后,他们面向东方跪拜,向已经灭亡的南宋王朝作最后的告别。随后,他们拔出佩刀,全部自刎殉国,用生命诠释了"忠义"二字的真正含义。

0 阅读:1197

评论列表

问道华夏

问道华夏

7
2025-04-18 12:53

忠于社稷,义薄云天

光&影

光&影

5
2025-04-18 06:24

士大夫精神巅峰出现在两宋,在明朝中期之后几乎荡然无存,满清时期又经历八股文毒害阉割,以至于满清误国三百年[滑稽笑]

大圣齐天 回复 04-18 14:13
满清那批官员还不就是明朝的那批士大夫。换汤不换药。整个社会架构根本没有改变。还是明朝那一套。而且。皇权更加集中了。明朝禁海。满清禁的更彻底。一路货色。根子就在明朝。

阿萨德 回复 04-18 15:21
八股文可不是清政府发明的

何以为知吖

何以为知吖

温度,新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