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3岁的靳羽西嫁给了60岁的马明斯,她耗资40万美元在纽约举办中式婚礼。可当她努力打拼,把当初的150美元做到上亿资产时,马明斯却提出了离婚。
靳羽西出生在广西桂林,父亲是一位杰出的画家,性格温厚和善,对自己的作品始终坚持精益求精,他的每一副作品都倾其所能去创作,并且他还时常教育女儿说:“不要做第二个发现大陆的人,要勇于争当先锋创造新纪录。”
靳羽西的母亲是一位颇具投资理念的新时代女性,她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生活习惯具有严格的原则。
靳羽西从小就在非常优越的环境中长大,父母非常重视对她情感与兴趣方面的培养。由于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教导,她从小就拥有了健全的性格特征与多元化的兴趣爱好。
在靳羽西上小学的时候,他们举家搬迁到了香港,父母为了给她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不惜花重金让她在当地最好的学校就读。在她17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她去美国留学,果断卖掉了一栋别墅。
到了美国之后,靳羽西非常努力的学习学科知识,一有机会她还会参加学校或者社会上主持的社交活动。虽然靳羽西来自异国他乡,但是经过两年的生活,她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的一清二楚。
一次,靳羽西踊跃报名参加了美籍华人举行的选美大赛,在这次比赛中他获得了银奖。她潜意识的感觉到,追求美是现代人的共性,于是她就萌生了想要做化妆品生意的想法,但是由于她当时还是一名学生,根本无法解决资金问题,所以这个想法就悄悄的在她的内心搁置了。
因为她从小就对音乐比较感兴趣,并且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之下学习了很多与音乐相关的器材,所以她就顺理成章的考取了音乐研究生,拿到相关毕业证以后,她便踏入了社会,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真正走入音乐这条道路以后,她发现如果想要在鱼龙混杂的乐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真是太困难了,于是她就转行做起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商品交易活动,最初的几年她的生意基本都是亏本的状态。
不过她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了解到了很多美国的想法,以及他们对中国人的误解,甚至他们认为中国人还处于清朝末期的状态,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则裹着小脚在家相夫教子。
于是她便有了让世界人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与风俗习惯的想法,1977年她便开始为这一想法寻找契机。她想过了用出版书刊、报纸、广播等等这些方法,但是很快就被她自己扼杀掉了。因为她想到了父亲说过的一句话:“不管做什么都要力争第一。”。
于是她就利用最直观、最前沿的方法来宣传中国文化,她首先联系电视台选择了一个观看电视的黄金时间段,然后自己亲自参与节目的风格定位、录制与支主持等,通过一系列的录力她成功开创了《看东方》这个栏目。
《看东方》在美国纽约播出以后颇受当地人的欢迎,这个节目的播出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文化之美,人文环境之美。靳羽西也因为这个节目而获得了纽约电视台的“最佳主持人”荣誉。伴随靳羽西标准流利的英语发音《看东方》在美国持续火爆了12年。
后来靳羽西又把目光投到了化妆品事业之上,她倾注了自己所有精力与资金去研制和试验适合黄钟人的护肤品与彩妆。为了感受化妆品的真实效果她总是拿自己的皮肤亲自做试验,有时她被不完善的化妆品伤的红疹大片或者水泡连连。
在靳羽西的严格要求与不懈努力之下,最终羽西化妆品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畅销世界各地。
随着靳羽西事业上的成功,围绕在她身边有权、有势的男人数不胜数,但是这些男人大多不愿与她交往,因为他们觉得靳羽西太过忙碌,根本没有时间陪伴他们。
直到一次聚会上,靳羽西遇见了一位名叫马明斯的爱尔兰籍商业大佬,这个男人十分赏识靳羽西的敬业精神,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之后他向靳羽西表白了自己的爱恋之情。
靳羽西也爽快的答应了对方的请求,终于在靳羽西43岁的时候与比自己大14岁的马斯明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虽然婚礼是在纽约举行的但是婚后马斯明为了照顾靳羽西陪同对方来到了中国发展。
但是由于马斯明来到中国以后语言不通,而靳羽西又整日忙于工作,就算是靳羽西带领他参加聚会他也永远是最孤单那个人。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让马斯明感受到了处于异国他乡的苦闷。
于是马斯明决定独自一人回美国发展,就这样夫妻二人长期处于分居状态,为了维持双方关系,靳羽西坚持每个月和对方见一次面,但是最终还是要面临离婚的噩耗。
靳羽西虽然是世界顶级富婆,但是最终却无法平衡事业与婚姻之间的关系。大家羡慕靳羽西的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