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什么不谈判分割克什米尔? 这么说吧,克什米尔问题就像祖传高压锅——盖子一掀,70年的怨气能掀翻屋顶。 印度和巴基斯坦宁可隔三差五交火,也不愿坐下来分蛋糕,背后藏着比喜马拉雅冰川还厚的算计。 1947年印巴分治时,英国总督蒙巴顿拿着铅笔在地图上随便划了一条“拉德克利夫线”,把克什米尔土邦主当时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变成了一个到现在都没解决的世纪难题。 现在的情况是,印度占着克什米尔45%的土地,可上面住了65%的人;巴基斯坦占了35%的地盘,但这里90%的人都是穆斯林。 要是按照人口来分,印度肯定不愿意,就像要从自己身上割肉一样;要是按照土地来分,巴基斯坦肯定不干,非得急眼不可。这就好比切蛋糕的刀悬在半空,怎么切都不合适。 印度人民党得靠“国土完整”这个口号来拉选票。2019年,印度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的自治权,这一操作让他们的支持率一下子就涨了6个百分点。 巴基斯坦军方更厉害,每年把35%的军费都花在了克什米尔方向上。他们陆军参谋部的办公室里还挂着一条标语:“失去克什米尔之日,就是拆掉三军总部围墙之时”。 这哪是什么领土争端啊,分明就是两国统治集团用来维持自己地位和利益的东西。 印巴在2003年划定了790公里的控制线,现在这条线上有两国边境20万驻军。 印度边防部队买山羊绒帐篷的预算,2022年涨到了2.3亿美元;巴基斯坦开伯尔山口的检查站,光靠收过路费就能养活三个民兵组织。 如今再看两国谈判桌:2019年穆迪和伊姆兰·汗在撒马尔罕峰会握过手,结果印度代表悄悄用消毒湿巾擦了三遍手心,可见双方心里有多大隔阂。 有些争端不是不能解决,是解决了既得利益集团就得喝西北风——毕竟,克什米尔这颗摇钱树,每年能摇下至少120亿美元的军火订单和地缘筹码。
印度政府总以为印度是全世界最后的市场,可是印度的坏名声早就响彻宇宙。印度商务部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