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在开国将军陈士榘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很多老同志的家

晨曦中的梦想 2025-04-17 17:12:02

2019年2月15日,在开国将军陈士榘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活动上,很多老同志的家属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2019年2月15日,北京军事博物馆大厅内,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开国将军陈士榘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正式开始。馆内摆放着陈士榘将军的大幅黑白照片,照片中的他身着军装,目光坚毅如钢。 陈人康站在讲台前,声音有些哽咽:"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缅怀父亲陈士榘将军。父亲离开我们已经24年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行。"作为陈士榘的长子,陈人康已年过古稀,但谈起父亲时眼中依然闪烁着光芒。 会场中坐满了各界人士,前排是陈士榘的子女们,二排则是老战友的后代和军工系统的代表。曾经的工程兵战士、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张老向台上递交了一个精心包裹的盒子。 "这是一个沙漏,是您父亲在西北大漠建设导弹基地时用过的。"张老将盒子递给陈人康,"当时条件艰苦,物资奇缺,您父亲就用这个简陋的沙漏来计时,催促我们与时间赛跑。" 陈人康小心翼翼地接过沙漏,转身展示给在场所有人:"这就是父亲精神的象征,为国防建设殚精竭虑,时刻不停歇。" "我至今记得父亲去世那天,"陈人康继续道,"1995年7月22日,在病床上的父亲已经说不出话来,但当我继母李峥问他'一生最爱谁'时,父亲竟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三个字:'毛主席'。" 听到这里,会场内许多老同志的家属都湿了眼眶。陈士榘的小女儿陈敏站起来补充道:"父亲晚年多次对我们说,在他心目中,毛主席如神一般,毛主席对他讲的每一句话,他都记一辈子。" 原工程兵部队的代表王团长上台发言:"陈士榘将军是我们工程兵的骄傲。1958年,黄河铁路桥被洪峰冲垮,是陈将军带领工程兵架起了浮桥,保障了交通。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指挥下,我们在西北荒漠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基地,为'两弹一星'工程奠定了基础。" "我想和大家分享父亲的一段往事,那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也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纪念活动的第二部分,陈人康展示了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年轻的陈士榘,身着简朴的军装,神情坚毅。 1927年夏,18岁的陈士榘入伍当兵,被编入卢德铭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警卫团。就在这一年,他第一次见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毛泽东。当时的毛泽东身穿蓝布长衫,看起来像个普通书生,自称"毛润芝",要找卢德铭总指挥。年轻的陈士榘并不知道,这位看似平凡的"教书先生"将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也将引领他的一生。 "父亲常说,最初他对毛主席并不感冒,觉得这个读书人不懂军事。"陈人康笑着说,"但秋收起义后,当毛主席提出'上井冈山,当山大王'的策略时,父亲被他的战略远见深深折服,从此决定追随毛主席。" 会场播放着一段珍贵的录像资料,是陈士榘晚年接受采访时的回忆:"湖口挽澜事件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录像中的陈士榘说道,"1927年12月,陈浩企图带700多人叛变投敌,我星夜急驰报告毛主席,在他的指挥下,我们成功挽救了这支部队。那一刻,我真正认识到毛主席力挽狂澜的领导才能。" 陈士榘的二女儿站起来补充道:"父亲参加了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每经历一次战斗,他对毛主席的敬仰就更深一层。" 一位老工程兵回忆道:"1937年12月的广阳伏击战中,陈将军活捉了一名日本军曹,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他学会了日语,用'八路军优待俘虏'的口号成功劝降敌军。毛主席听说后,赞扬这正是贯彻了'瓮中捉鳖'政策的典范。" 会场中央,一块大屏幕展示着陈士榘从前线指挥官到工程兵司令的转变历程。1952年,毛泽东亲自任命他为工程兵司令,理由是"陈士榘的祖父陈克山、陈克水都在部队上干过。他的叔叔陈荣钟,他的养父陈荣镜,都是工兵管带。这个工程兵司令,非陈士榘莫属。" "1958年那个炎热的夏天,"陈人康继续讲述,"毛主席紧急召见父亲,询问能否在被洪峰冲垮的郑州黄河铁路桥处架设浮桥。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立即奔赴现场指挥。完成这项任务后,毛主席又交给他一个更艰巨的任务——建设国防工程和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

0 阅读:1
晨曦中的梦想

晨曦中的梦想

晨曦中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