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求购爱国者,被特朗普批头一顿骂: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来源:烽火观点 抱上欧洲的大腿以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如今显得有底气了不少,以前是向美国讨要武器装备和弹药支援,而现在直接硬邦邦地表示要买,而且一开口就是10套“爱国者”防空系统,价值150亿美元。 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被媒体问到如何看待泽连斯基的提议时,他毫不留情地怼了回去,称“你不会先跟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开战,然后指望别人给你导弹”。 特朗普的思维逻辑一直有些飘忽不定,不过在这件事上显得很有章法。他这么不给泽连斯基留情面,除了2月底那次白宫吵架事件的余波,真正的原因恐怕还是泽连斯基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因为包括防空导弹系统在内的各种弹药产能,正是如今美国最忌惮别人来揭的伤疤。 从《战区》的报道来看,美国国防部承认拜登政府先后向乌克兰提供了3套“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数量不详的拦截弹,但经过几年战争的损失,以及日常作战产生的正常消耗,如今乌军“爱国者”的实际战斗力相当可疑。 4月13日,俄军发射2枚“伊斯坎德尔”战术弹道导弹,成功命中乌军第117国土防卫旅在苏梅市举行授勋仪式的建筑,造成超过30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有消息认为死者中包括乌军第27火箭炮兵旅旅长尤里·尤拉上校,这个旅的M142“海马斯”火箭炮曾给俄军带来严重的损失。 虽然不止一个战例证明“爱国者”没有拦截“伊斯坎德尔”的能力,但这已经是乌军最先进的防空导弹系统了,况且俄军也不可能对所有目标都发射“伊斯坎德尔”,“爱国者”拦截无人机和巡航导弹,以及威慑俄罗斯空天军战斗机不敢过于深入乌克兰实控范围方面还是很有用的。也正因如此,泽连斯基才提出购买10套“爱国者”,并呼吁欧洲为包括这笔交易在内的500亿美元装备买单。 除了直接购买之外,泽连斯基还有个B方案,即要求美国授权乌克兰生产“爱国者”和配套导弹,但考虑到技术敏感性以及乌克兰的实际能力,连《战区》都认为可能性很低。 应该说可能性低的不止是授权生产,实际上恐怕连乌克兰购买“爱国者”,也许都不太容易。《战区》指出,就算乌克兰能拿出150亿美元或更多的钱来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以美国目前的产能以及积压的订单来看,这些武器装备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送到乌克兰。更致命的是,美国将来要消耗海量弹药的地方不止一两个,中东、东亚、非洲都有可能,现在把产能和库存都拿给乌克兰,将来美军拿什么打仗? 更不用说,按照特朗普试图强压乌克兰与俄罗斯停战的势头来看,就算洛马、波音、雷神这些军火巨头有足够的产能,也不太可能拿给乌克兰。 不过最现实的问题,还是美国已经没有大规模生产武器装备和弹药的能力了。以“萨德”反导系统为例,美军至今只有7套,每套是一个连级建制,分别为第2防空炮兵团A、B、D连,第3防空炮兵团E连,第4防空炮兵团A连,第62防空炮兵团B、E连,除了得州布利斯堡部署3套,韩国、关岛、以色列和夏威夷各1套。不久前有消息显示美军向以色列增派1套,来对付伊朗可能的空袭行动,很有可能是从布利斯堡抽调的。 看起来似乎不算少,但按照美军如今面临的压力,“萨德”这种可以机动部署、技术相对成熟且探测和拦截能力都不错的反导系统,应该快速扩大生产和装备规模才对,可美国政府是怎么做的?生产商洛马公司至今只接到升级“萨德”的合同,维基百科的介绍也只有“未来将扩充到8个连”这一句,很明显“萨德”不会在短期内扩大产能。 “爱国者”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保有量巨大,如美国陆军就装备了超过15个营数百套火力单元,但美军不太可能直接从作战部队抽调装备卖给乌克兰,所以只能由生产商专门订制生产。 可这又回到了产能问题,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声称,像“爱国者”、“战斧”和部分防区外精确打击武器等导弹,生产就需要2年时间,而且还要考虑本国的弹药库存、老化,生产线的建立,人员和原材料等因素。 而另一个可以直接反映军工产能不足的现象,则是美国国防部每年订购的导弹数量少得可怜,美国传统基金会表示,2025财年美军只申请了22枚“战斧”、125枚“标准-6”和362枚“响尾蛇”的预算。 在红海持续消耗美军不计其数的防空导弹、空空导弹和巡航导弹之时,在美国国内“浪费与中国开战的弹药”此类言论不断发酵之时,在乌克兰和以色列都加速消耗美军弹药库存之时,难道美国军方就傻乎乎的不知道抓紧时间囤积弹药,准备应付未来的大规模战事?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泽连斯基求购爱国者,被特朗普批头一顿骂:简直哪壶不开提哪壶 来源:烽火观点 抱上
静赏繁花幽梦香
2025-04-17 21:41: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