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画家陈逸飞突然走了,才59岁。他的妻子宋美英那时候才30岁,发现陈逸飞留下的保险单受益人竟然是前妻张芷,金额高达2000万,这事儿让宋美英直接傻眼了。
1972年,张芷嫁给了陈逸飞,那会儿他还没火,刚在画坛冒头,家里经济紧巴巴。
两人一块儿熬过了最穷的日子,后来陈逸飞事业腾飞,开始走国际路线,电影、绘画、服装三栖。
可等到他真有了名声和地位,婚姻也走到了头。
1986年,离婚,张芷带着儿子陈凛,协议写明:陈逸飞每年支付年收入25%作为赡养费。
看着挺公正,但执行起来,拖拖拉拉,谁都没想着会成为将来的“定时炸弹”。
时间一晃,到了2000年。
陈逸飞再婚,这次对象是宋美英,圈外人,比他小不少。
婚礼风光、名人云集,连婚戒设计都请了米兰的老手,婚后很快生下次子陈天。
按理说,这一家三口过得该算幸福,但谁都没料到,2005年,陈逸飞突然去世,留下一堆资产——和一个彻底乱套的家庭残局。
关键在于:没有遗嘱。
更炸裂的是,宋美英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份2000万美元的寿险保单。
受益人:张芷,整个人都傻了,这份保单是啥时候买的?
回头一查,很可能是当年离婚时定下的,但一直没改过,20年过去,名字还是前妻的。
这一下,火药桶彻底炸开。
照法律,寿险不算遗产,直接给受益人——张芷,轻轻松松拿下两千万美元。
宋美英一分钱没得,还得和长子陈凛一块儿争剩下的股权、画作、房产。
这些要走法定继承,宋美英、陈凛和陈天三人平分。
问题是,宋美英压根没法接受:“丈夫刚走,你拿两千万,我和孩子靠朋友救济。”
陈凛态度也硬,他说:先不说保单,老爸欠我妈的赡养费,加起来就有220万美元,账先得清一清。
一边说得义正词严,另一边在逸飞集团的董事会上开始动作,加紧掌控权力。
他代表的是“原配家庭”的利益。
宋美英这边,不仅没钱,还要给儿子治病,陈天身体不好,长期吃药,医生说有先天性问题。
她几次找陈凛协商,换来一句话:你自己看着办。
接着,国籍问题也来了,陈逸飞是美国国籍,他的遗产,要按照美国法律交遗产税——高达45%。
谁还在打官司,谁就等着被税务机关吞掉一半资产。
这才开始谈判。律师都劝:再闹,钱都没了。
2005年,宋美英和陈凛签署《遗产分配协议》——宋美英母子分得72.5%,陈凛拿22.5%,剩下的给陈逸飞弟妹各2.5%。
外加再给张芷200万美元,一次性结清所谓“赡养费”。
看似皆大欢喜,结果转头,陈凛反悔了。
他说这协议张芷没签,自己母亲不同意,协议无效,双方再度开撕,上法院。
媒体一通狂报:“艺术大师的遗产,成了家庭火药桶。”
庭审没结果,因为一算账:继续打,先缴税,交完再分,人人缩水。
最后只好私下和解,细节没人知道,外人只知道一句话:“秘密协议已签,双方撤诉。”
可火种没灭,宋美英对陈凛彻底失望,在接受采访时当场落泪:“我拼了命要留住家,可他从不把我们当一家人。”
陈凛也不客气:“我父亲晚年的选择我尊重,但他太容易相信别人。”
母子对峙,张芷也不再沉默,表示:“我只是依法拿回属于我的权益。”
但熟人都知道,她和陈凛的关系也紧张,每笔钱都要算得清清楚楚。
没人想承认,但事实就是:陈逸飞没写遗嘱,埋下了最大祸根。
他身处东西文化交汇处,一脚在中国,一脚在美国,跨国婚姻、混合家庭,加上巨额资产,一步没处理好,就成了家族分裂的导火索。
艺术家离世,作品留下不朽,家人却留下一地鸡毛。
参考资料:
《陈逸飞遗产风波:2000万美元寿险保单引发家庭纠纷》,《财经》杂志,2006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