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正在选择包括 JF-17 Block III 在内的中国战机来取代老旧的苏联机队。 除乌兹别克斯坦边境外,这笔交易还具有更广泛的影响。中亚是中国国防工业的试验场,中国国防工业正努力与美国和俄罗斯等老牌企业竞争。 JF-17 已在巴基斯坦和缅甸找到了买家,到 2025 年,巴基斯坦将装备 150 多架。同时,J-10C 也在向巴基斯坦出口,自 2022 年以来已交付了 25 架。 歼-35尚未在外国手中进行测试,但将其出售给乌兹别克斯坦将是一种幸运,证明中国可以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竞争,后者在隐形飞机出口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已在全球售出900多架。相比之下,俄罗斯的苏-57(另一种第五代战机)只有一个确定的外国买家,即阿尔及利亚,交付时间可能在 2025 年底。 中国的战略不仅限于销售数字。通过为乌兹别克斯坦装备综合系统,中国政府正在为其技术创造一个展示平台。成功的部署可能会影响哈萨克斯坦或土库曼斯坦等其他地区国家,这些国家也面临着类似的现代化挑战。 据 2024 年的一份新闻报道称,哈萨克斯坦空军拥有 39 架米格-29 飞机,其中许多因维护问题而停飞。中国的系统初始成本较低,物流优化,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中国政府还能从实际数据中获益,利用乌兹别克斯坦的行动来改进自己的设计。这种反馈循环在西方国防工业中很常见,但对历来依赖内部测试的中国来说却是新鲜事物。 这笔交易的经济效益也同样说明问题。中国飞机的采购成本较低,但需要大量的培训和基础设施投资。例如,JF-17 使用中国标准弹药,迫使乌兹别克斯坦重组供应链。 在中国或巴基斯坦进行的飞行员培训可能需要数年时间,从而推迟了全面战备状态的到来。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 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向新战斗机平台过渡需要小型空军在十年内花费 5000 亿至 10 亿美元,这还不包括飞机采购。 乌兹别克斯坦的国防预算(世界银行估计 2024 年为 8 亿美元)限制了其在没有外部支持(可能是中国贷款或易货交易)的情况下支付这些费用的能力。
俄媒报道乌兹别克斯坦正在选择包括JF-17BlockIII在内的中国战机
全球视野解码
2025-04-18 04:27:44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