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贸易格局因美国 “关税战” 而动荡不安的背景下,美日之间围绕关税问题展开的谈判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白宫也宣称与日本官员会晤取得 “重大进展”,日本正竭力寻求与美国达成协议,以规避美国威胁对贸易伙伴加征的高额关税。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抵达华盛顿开启谈判,此次谈判意义非凡,日本有望成为美国发动 “关税战” 后,首批与美国进行关税谈判的国家之一。
各国纷纷与美国谈判,试图避免被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尽管部分关税随后被暂停,但日本仍面临诸多关税压力,如 10% 的基础关税持续适用,汽车、钢铁和铝产品还面临 25% 的关税。 此前,美国财长斯科特・贝森特曾表示,鉴于日本是军事盟友,可能成为美国优先谈判对象。 在谈判前夕,日本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度。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议会辩论中点名批评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强调其可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并表明日本不打算做出重大让步,也不会急于达成协议。 西方媒体将此视为 “日本对美国发出的最强硬警告”,这与日本以往对美国恭敬的态度形成鲜明反差。 而这一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国在关税战中坚定立场的影响,中国的表现为全球主要经济体树立了榜样。 面对日本的表态,美国迅速回应。美国财长贝森特称 “第一个行动的国家会得到最好的协议”,试图促使日本尽快达成协议。美日双方此番互动,背后反映出两国在关税及贸易问题上激烈的博弈。
日本在谈判中面临着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压力。 政治层面,不到 3 个月后日本参议院将迎来大规模改选,若在此之前无法与美国政府达成关税协议,自民党的选情将受到严重影响,石破茂甚至可能因党内压力被迫辞职。 然而,石破茂如果表现得过于软弱,同样面临政治风险,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彦要求其就美国违反《日美贸易协定》据理力争,石破茂回应将考虑维护日本及世界利益。 经济方面,美国对日本汽车及其零部件征收的 25% 关税持续生效,汽车出口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近 30%,仅这一项关税就可能导致日本今年 GDP 增速下降 0.3%。 石破茂将美国新一轮关税称为“国难”,也显示出日本商品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此前美国国债遭抛售,日本迅速否认参与,表明日本实际在美债问题上是不敢轻易与美国对抗的,这也侧面反映出日本在与美国的关系中难以真正强硬起来。
从美国角度看,其对与日本达成关税协议的急切程度甚至超过日本。石破茂只需在 7 月前解决问题,而美国政府却迫切希望尽快达成协议。 美国金融市场近期经历 “股债汇三杀”,剧烈震荡持续下跌,美债利率因抛售不断上涨,6 月美国将有大批债务到期,如果美债的利率居高不下,市场信心难以恢复,美国急需与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来稳定市场。 在这样情形下,美国财长强调 “第一个行动的国家会得到最好的协议”,其实也反映出了,美国此时的心态也很焦虑。 美日关税谈判充满变数。日本虽试图凭借时间差在谈判中争取主动,但鉴于其对美国在军事、经济等多方面的依赖,难以像中国那样与美国进行强硬对抗。 这场谈判不仅关乎美日两国的贸易利益,也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美日谈判结果及其后续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