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至今不理解,霍去病一战封侯,李广打了一辈子仗为何难以封侯?看了李广的战绩,难怪司马迁都要写不下去了。 公元前123年那会儿,汉武帝一拍大腿,说干就干,派卫青和霍去病去收拾匈奴。你猜怎么着?霍去病这小子才十七岁,跟着卫青出去溜了一圈,就逮回来两千多个俘虏,直接被封了个冠军侯。反观李广老爷子,这么多年东征西讨的,侯爵的影儿都没见着。 李广啊,前后跟匈奴干了五仗:头一回马邑之战,单于太机灵,白忙活了;龙城之战,直接全军覆没,那叫一个惨;跟着卫青那次,大军赢了,可他愣是一点功劳没捞到;还有一回,跟张骞分头行动,结果张骞迟到了,他又输了;最后一回漠北之战,老爷子岁数大了还硬上,结果迷路了,一生气,自杀了。 李广这战绩,真是让人摇头。马邑之战,敌人太狡猾,算了;龙城之战,指挥水平不行,自己完了还拖后腿;第三次跟着卫青,大好机会摆在眼前,愣是没抓住;第四次吧,按时到了地方,结果被张骞给坑了;第五次,年纪大了还不服老,迷路不说,还自杀了,这心气儿也是没谁了。汉武帝那时候,想封侯得有硬指标:砍下或者活捉两千敌军,那就是列侯了;要是捉了两百,关内侯也跑不了。不过啊,这些数字还得减去自己人的伤亡。霍去病这小子,头一回打仗就活捉了两千多人,封侯跟玩儿似的。再看看李广的弟弟李蔡、儿子李敢,跟着大佬混,封侯也是水到渠成。可轮到李广,四次出征,两次全军报销,一次迷路,还有一次空手而归,封侯的标准线愣是一次没摸到。 司马迁为了给李广开脱,说他“点儿背”,但事实胜于雄辩啊。李广带兵松松垮垮,行军没规矩,扎营全靠哨兵盯着,这战斗力能强哪儿去?更绝的是,他忽悠了八百羌人投降,然后又反手给宰了,这种行为,简直是作孽。还有,李广复出后,还公报私仇,把霸陵尉给杀了,这人品也是没谁了。这样一个将领,就算士兵再怎么拥戴,历史也不会给他好脸色。 所以说,李广没能封侯,真不是运气差那么简单,而是能力和人品都不行。霍去病年轻有为,凭真本事封的侯;李广呢,虽然忠心勇猛,但终究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
刘邦是不是因此逃过一劫?
【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