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关键半导体材料,比如光刻胶、氟化氢这些 “芯片粮食”。这波操作确实够阴,但要说能卡住中国半导体的脖子,那还真有点高估日本的本事了。 先说日本的底气从哪儿来。他们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确实有两把刷子,全球光刻胶市场日本企业占了 90%,KrF 光刻胶市场份额更是高达 80%。咱们国内在高端光刻胶上的自给率不足 5%,12 英寸硅片的 ArF 光刻胶更是完全依赖进口。 这就好比做饭的人突然被抢走了米,短期内肯定手忙脚乱。但中国半导体产业早就在偷偷 “囤粮” 了。像江丰电子的高纯度溅射靶材已经打进全球第一梯队,打破了美日垄断。还有南大光电、晶瑞电材这些企业,正在加速验证国产光刻胶,信越化学断供 KrF 光刻胶后,国内晶圆厂已经在紧急导入本土产品。 再看日本这一刀到底有多疼。光刻胶、氟化氢这些材料确实重要,但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韧性远超外界想象。2024 年中国芯片出口额突破 1.2 万亿元,首次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进口依赖度持续下降。就算日本断供,中国还有韩国、新加坡等替代来源。 比如韩国的三星、SK 海力士在存储芯片材料上和中国合作紧密,美国的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也不想失去中国市场。而且中国的半导体设备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来自日本的设备占比从 2021 年的 24% 降到了 23%,而东南亚的进口比例在上升。 最关键的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已经进入 “国产替代加速度” 模式。国家大基金二期重点投资材料和设备,地方政府也在出台政策扶持。济南、上海等地都在建设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园,碳化硅、氮化镓等新材料研发进展迅速。 企业层面,中芯国际、华虹宏力这些晶圆厂已经开始大规模采购国产设备,北方华创的刻蚀机、中微半导的 MCU 芯片都在成熟制程中实现量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近调整了原产地规则,把流片地作为芯片原产地认定标准,这直接让美国芯片的关税成本飙升 125%,倒逼国内企业优先采购国产芯片。 当然,日本的制裁肯定会带来阵痛。光刻胶断供可能导致部分晶圆厂产能受限,高端芯片研发进度放缓。但这种压力反而会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 就像 2019 年日本制裁韩国,结果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市场份额反超日本。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体量和政策支持力度比当年的韩国大得多,只要咬牙挺过这两年,就能实现从 “卡脖子” 到 “反制” 的转变。 最后说说日本的尴尬处境。他们一边跟着美国制裁中国,一边又担心失去中国市场。东京电子、斯库林控股这些日本设备商,40% 以上的收入来自中国。如果中国真的实现材料和设备自主化,日本半导体企业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所以这波制裁,本质上是日本在美国压力下的无奈之举,既想讨好主子,又怕伤了自己。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就像战场上的俄军坦克连长安东・斯塔罗斯汀,虽然被标枪导弹击中,但依然能坚持战斗,最终还能反败为胜。
日本这一刀捅得可真够狠!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日本突然跟进制裁,断供了十多种
瑛悦说事儿
2025-04-18 12:49:26
0
阅读: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