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18岁少女被卖给了一个放羊人,婚后她多次逃跑,但始终没有成功,没

尔说娱乐 2025-04-18 12:53:35

1994年,河南18岁少女被卖给了一个放羊人,婚后她多次逃跑,但始终没有成功,没想到多年后,她竟成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她的经历还被拍成了电影,这是为何?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3年,因为家境贫寒,初中毕业的郜艳敏没有再继续上学,而是去了河北的一家毛线厂打工。   1994年,工作了快一年的郜艳敏打算回河南老家看父母。   买票的时候,有两个中年女人主动和郜艳敏搭话。   当得知她是从外地来打工的时候,那两人眼神一对,计上心来。   她们声称,她们知道有一个厂子在招人,不仅高薪,工作还很轻松。   在她们的忽悠下,天真的郜艳敏鬼使神差地放弃了回家的计划,而是跟着他们一起去了唐县。   一路上,看着周边越来越荒凉的景色,郜艳敏突然意识到自己被拐。   她多次想逃跑,但是却都未能得逞。   到了一个偏僻的村庄后,郜艳敏被关到了一个屋子中。   三个男人出现在这里,对她指指点,其中一个男人直接将她强暴。   之后,郜艳敏又被人贩子以27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比她大6岁的放羊人。   郜艳敏被对方带着,穿过一个个羊肠小道,到达了一个叫做下岸村的地方。   这里大山环绕,郜艳敏一个外乡人想要走出这里,简直是难如登天。   她几次逃跑都以失败告终,被抓回去之后还要遭受一顿毒打。   郜艳敏非常绝望,试图以自杀的方式解脱。   可是,她自杀三次,就被救了三次。   郜艳敏只能认命地接受这一切。   她开始尝试着慢慢接受这一切,并和丈夫和平相处。   渐渐地,她得到了家里人的信任,也获得了自由。   在被拐一年之后,郜艳敏终于得到同意,和丈夫一起回了一趟河南老家。   她以为,父母会将她解救出来。   可是,他们却亲手将他最后一点希望打破。   郜艳敏得知,这一年里,没有她音讯的父母四处寻找。   警方也一直在找,但是因为线索太少,一直没有找到郜艳敏的下落。   父亲为了找她,四十多岁的年纪就一夜白头,母亲也哭瞎了眼睛。   可是,在得知女儿已经嫁人之后,他们竟然劝郜艳敏回去好好过日子。   他们认为,女儿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就算是回来也很难嫁人。   就这样,郜艳敏重新回到了下岸村。   随着女儿和儿子的相继出生,郜艳敏也彻底放弃了逃出去的想法。   下岸村的这些年里,郜艳敏了解到,村里和她一样被拐过来的女人不在少数。   郜艳敏觉得,只有让这里的人学习知识,走出大山,才能改变这种情况。   1995年,村里缺代课老师。   郜艳敏的文化程度最高,于是就担起了这个重任。   她有收入之后,丈夫也不再对她动粗,村里人也都很尊敬她。   后来,村里安了电话,交通也好了很多,不少被拐的人都回了老家。   2005年,一名摄影师来到下岸村采风,发现了郜艳敏,并得知了她的故事。   他给郜艳敏拍摄了一组照片,并发布了出去。   郜艳敏的遭遇立即被全网讨论。   不少记者纷纷来到村里,想要采访郜艳敏。   讽刺的是,因为留在山里当上了老师,郜艳敏还被评为了“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   不仅如此,她的事迹还被拍成了电影。   而在电影中,郜艳敏的真实经历还被美化。   没有人去追究人贩子的法律责任,反倒是在大肆宣传受害者的苦难。   这种价值导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2015年,郜艳敏的事情再次被翻了出来。   网上吵得沸沸扬扬,对郜艳敏的生活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她请女儿代笔,表示自己现在只想过平静的生活。   留在大山是郜艳敏自己的选择,可这个选择背后却有很多无奈。   如果没有那些人贩子,或许她现在可以有着更加璀璨的人生。   主要信源:(三联生活周刊——郜艳敏,人生跌宕)

0 阅读:0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