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吃饺子是不是要交专利费了?韩国CJ公司在美国成功注册了饺子的外观专利,已获批通过,专利将于2025年4月8日起生效,保护期限为15年。果然,韩国这个国家跟“印度三哥”有得一拼,总是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事。 这专利一出,美国的中餐厅得先捏把汗。设计专利这东西,专门保护产品的外形,比如饺子的褶边、形状啥的。 如果哪家中餐厅的饺子长得跟CJ公司的Bibigo的饺子太像,搞不好就会被警告侵权,甚至得打官司。 要知道,饺子这东西形状不就那么几种吗?谁家饺子不是皮薄馅大、捏几道褶?韩国公司这一手,等于给美国饺子市场设了个隐形门槛。特别那些小本经营的中餐厅,哪有钱去跟大公司掰扯专利的事? 其实,韩国公司这几年没少在文化输出上下功夫,Bibigo的饺子硬是被他们包装成了“韩式mandu”(韩国传统食品)。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文化侵占,就是那种把别人家的文化元素拿过来,改个名字、换个包装,硬说成自己的。 更夸张的是,全球现在还有不少国际饺子节,比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饺子节,专门展示世界各地的饺子,从中国的饺子到波兰的水饺啥都有。 要是韩国哪天也办个“国际mandu节”,把他们的专利饺子摆在C位,那不就是明晃晃地抢文化话语权? 说到底,饺子这东西在中国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几千年前,咱就吃上了饺子,从冬至到过年,饺子桌上从没缺席。 别说中国,饺子早传遍了世界,日本有饺子,俄罗斯有饺子,连意大利的饺子都跟咱有点亲戚关系。 这么个全世界人民都爱的美食,韩国公司愣是靠个专利想来“划地盘”,这不就是在开国际玩笑吗?更别提他们家饺子那形状,哪点不是从传统饺子里学来的? 拿着人家的东西,回头还想让人家为这东西买单,这逻辑搁谁身上都得翻白眼。 文化这东西,得靠尊重和传承,可不是靠专利和品牌来硬抢的。韩国这波操作,表面看是商业手段,实际上却是在文化场上玩火,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信息来源:光明网
离了大谱!蒙古这是被韩国同化了吗?甲亢哥的蒙古行直播中出现奇葩一幕,一位讲解员竟
【3评论】【1点赞】
用户12xxx22
要不棒子被人讨厌呢
用户16xxx39
这些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