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95岁的时候把积蓄3568万元,捐给了南开大学。没想到这么受人尊重的女先生,一辈子没有享受过爱情。 叶嘉莹,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灯人”,是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可以说中国自古以来,称女士为先生的人不多,叶嘉莹就是一位。 不过命运并没有厚待这位饱读诗书、才华过人的女先生,给她更多的是逃不过的苦痛。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他们蒙古裔旗人叶赫氏的后代,作为家中长女,叶嘉莹自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三岁始识字,四岁诵古诗,六岁学《论语》。 逢年过节,别人家的孩子只知道玩耍,而叶嘉莹却把这些时间用来学习,所以她小小年纪就能够出口成诗。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如果没有意外,可以说叶嘉莹的生活是幸福的,是一帆风顺的,但是生活并没有眷顾这个小才女,叶嘉莹17岁那年,因父亲在沦陷区失去音信,日夜操劳的母亲因生病动了手术,又因术后伤口感染不幸离世。 叶嘉莹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她用作诗的方式来排解这种痛苦。 后来,叶嘉莹如果遇到痛苦,她就用诗词来排遣,可以说在古诗词中得到了滋养,找到了心灵的依托。 然而,现实世界之中,叶嘉莹并没有享受到感情的滋养,甚至还为了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过度透支了自己的心力。 叶嘉莹并没有体验过恋爱的滋味,因为她的婚姻并非源于爱情,而是出于善良。 当时叶嘉莹毕业后在一所学校教书,通过介绍,她认识了有一个叫赵东荪的男人,赵东荪对她一见钟情,追求了她两三年,而且为了追求她,甚至失去了在秦皇岛工作。 叶嘉莹对赵东荪并没有感情,但是当她知道她为了她是去工作时,心里很惭愧。 后来赵东荪的姐夫又帮他找了一份南京的工作,但是他却对叶嘉莹说,如果她不和他订婚,他就无法安心工作。 叶嘉莹内心觉得亏欠赵东荪,她不想让这份亏欠一直存在,即便是在家人都不看好赵东荪的情况下,她也答应和赵东荪结婚。 古人的诗词中将爱情描绘得那么美妙动人,可叶嘉莹却从来没有体会过那种心动的滋味,就直接走进了婚姻生活。 不过,叶嘉莹骨子里还有传统女性的思想,她觉得既然结婚了,就要和丈夫好好过日子,就要做个贤妻良母。 后来,叶嘉莹生下大女儿,因为丈夫的原因,他们一家人到了台湾生活。但是没多久,丈夫就因“莫须有”的罪名进了监狱。 叶嘉莹没有地方住,她只好带着女儿在大姑姐家的走廊里打地铺。 寄人篱下的生活过得非常憋屈,每天叶嘉莹都要等一家人睡着后,才哄女儿睡觉,每天一大早,她就要把床铺收拾干净,为了不打扰家人午休,她一到点就带着女儿出去溜达。 这样的生活把叶嘉莹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她总能用诗词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生活的苦难。 熬了一段时间后,丈夫终于出狱了。叶嘉莹本以为他们的人生就会由阴转晴,没想到现实并不是这样。 1953年,赵东荪出狱后,本来就性情粗暴的他变得更加不近人情,动不动就会暴怒,由于性格的问题,他什么工作都干不了多久。郁郁不得志的赵东荪经常把气撒到叶嘉莹身上,动不动就对她进行打骂。 这时候的叶嘉莹又生了小女儿,重男轻女的赵东荪一看又是女儿,他竟然不顾躺在产床上疼痛的叶嘉莹,愤怒离开。 出院后,加上叶嘉莹的父亲,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的叶嘉莹一个人的身上,为了多挣点钱,叶嘉莹每天奔波好几个学校去上海,很多时候她只能穿着打了补丁的长衫站在讲台上教书。 在外面,她是人人尊敬的叶先生,一回到家里,仍然是那个需要面对丈夫咄咄发威的无助女子。 叶嘉莹也有承受不住的时候,她曾经想到了死,但是一想到两个女儿,她就又有了生落下去的动力:命运对我如此无情,我偏要多姿多彩地活下去! 1966年,叶嘉莹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她获得了前往美国讲学的机会。 即便是这样,丈夫赵东荪依然没有看到叶嘉莹的价值和优秀,他对她漠不关心,一直到了晚年时,才在看了她讲课的视频后,惊奇地对她说:“这是你在讲课吗?下次我去听好不好?” 后来,叶嘉莹一家人又去了加拿大定居,就在她以为生活即将迎来转机的时候,一个大的打击向她袭来, 大女儿和女婿在一次车祸中双双失去了生命。 强忍着悲痛处理完女儿的后事,叶嘉莹一字一泪地写下了十首《哭女诗》。 大女儿去世两年后,叶嘉莹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中国的大学需要教师。叶嘉莹毫不犹豫回国,之后去了南开大学教书,每次她的课都座无虚席,甚至有很多学生站着也要听她的课。 叶嘉莹曾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几十所高校讲学。 她对南开大学的感情很深,2018年,她曾经将1857万元的积蓄无偿捐给了南开设立迦陵基金,用以激励学生研习古典诗词。2019年再向南开大学捐款1711万元。 叶嘉莹不是一个好命的女子,她的一生曲折坎坷,一地鸡毛。然而,无论命运安排什么,她都坦然接受,然后举着诗词的灯,一步步走向光明。
2024年,叶嘉莹去世享年100岁。95岁的时候把积蓄3568万元,捐给了南开大
陌上花开四季情
2025-04-18 15:44:24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