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35和QC500都是航发的产品,这是目前可以确认的一个关键点
WS35已经有了涡扇-XX的名称,算是进入半公开状态了。但推力等级是多少,是小涵道比航发还是大涵道比航发,目前都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涡扇-XX系列里既有10、13/21、15、19这样的小涵道比航发,也有20这样的大涵道比航发。从数字排列上看,35有不小的概率是大涵道比,其与AEF3500在编号上有重合呼应之处——所以有可能是CJ-2000的军发版。具体的实锤信息还需要在等,但估计不需要等很久[你好]如果一切顺利,航发系统或许会在今年公开35的相关信息,如果今年不公开,明年的珠海航展也会是个不错的公开时机
最迷惑的或许就是QC500了。与WS35不同,500的公开内容更多,但存在着更多不确定性[我走了]
根据航发燃机-QC系列的命名惯例,"QC"字母后面的2/3位数字编号取自燃机产品在ISO标准下的最大额定功率数字,其单位为百千瓦级——比如大家熟知的QC70,"70"是该型燃机在ISO标准下的最大额定功率:7000千瓦。以此类推,QC500在ISO标准下的最大额定功率应该是500000千瓦——也就是50兆瓦
在500出现之前,航发系统旗下功率最大的轻型燃机是QC400,该型燃机在ISO标准下的最大额定功率不小于40兆瓦。根据近年来公开的资料,400已经开始进入产品落地的最后设计阶段。根据我个人此前的推断,QC400的最大额定功率已经上涨至50兆瓦一级,而此时又出现个QC500?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此前的推断,并且再排列出几种可能性,包括但不限于 :
1. QC500才是传说中的50兆瓦级轻型燃机,QC400依然还是40兆瓦级。那么问题来了,400也是吃皇粮的项目,而同等级的CGT40也是,鳖有必要花这么多钱来支持两种技术路线不同的40兆瓦级燃机项目吗?而目前400——或者说一种和400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的间冷燃机已经开始进行上舰适配设计工作,既然400要上舰,CGT40也被确认会上舰,海军又要怎么选择?
2. QC500采用了全新的命名机制——即数字编号取自燃机在海军条件下的输出功率,所以500属于55-60兆瓦级燃机,与QC400完全不同。但是问题来了:为什么400不改命名?或者说QC系列为何不搞集体改名,如果改了,那么此前应用的"AGT-XX"和"太行-XX"这两套命名还是否继续使用?
3. 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早年参与竞争的QC400和CGT-IC都已经似光光了[我走了]现在搞上舰适配设计的就是QC500——一种大幅度全新设计的50兆瓦级间冷燃机。但是这么做有必要吗[二哈]航发手里还有CJ-2000的设计方案,如果需要再设计一种新型大功率燃机,则没有必要再去搞185的间冷大改,完全可以基于2000验证机来改进设计一种大功率简单循环燃机,并且这一设计路线早已被航发燃机系统公开确认过,那现在继续捣鼓间冷机的必要又是什么[开摆]
总之,现在我们至少可以确认,船舶系统和航发系统都开始搞50兆瓦燃机了,这终归是件好事。而且两家的50兆瓦燃机都是在145期间展开设计研制+早期测试,具体产品落地的时间节点将在155的初/中期。今明两年依然会像去年那样好消息不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AVIC和CSSC两大系统将在未来五年内继续赢个不停[赢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