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元一餐,逼老师当免费服务员?学校食堂困局何解? 来源:我是小羽呀 在校园生活当中,食堂按说应该是充满烟火气,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地方。可现在学校食堂麻烦大了,家长和学校都有一肚子怨言,这问题必须赶紧解决。“18 元一餐,把老师逼成免费服务员”,这事儿就是眼下学校食堂困境的一个典型表现。 家长们在家长群里不停地吐槽:“今天孩子饭盒里就三块排骨,根本不够吃呀!”“花 18 块钱,这饭菜质量还比不上点外卖呢,又贵又不好吃。”“居然在饭菜里发现头发了,这卫生情况太让人担心了。” 家长担心是有道理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候,校园饮食好不好,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这些吐槽的背后,都是对孩子在学校吃饭这件事的关心。 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后的通报,让学校食堂的问题一次次被大家看到:“某学校后厨又脏又乱,苍蝇到处飞,已经责令停业整顿了。”“某小学采购清单里竟然有过期食品,这对学生健康威胁太大了。” 这些负面消息一出来,就像炸弹一样,家长对学校食堂的信任一下子就没了,学校管食堂的压力也变得特别大。 有位校长也在网上无奈地说:“又想让食堂干得好,又不给钱,餐饮行业谁能干得下去!” 学校食堂管理老师大多是授课老师兼职的,他们没专业管理经验,所以食堂管理到处都是问题。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质量,不让食堂承包出去,这样专业管理团队就进不来了。 “零利润” 的要求,让学校资金紧张得很,根本没钱请专业厨师,做出来的饭菜当然没法让学生满意。又要价格低,又要质量高,这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学校逼到死胡同里了。再加上检查太频繁,安全卫生工作又多,学校实在是应付不过来。 有个学校食堂管理老师从专业角度,直接指出了三个关键问题。第一个,大锅饭因为制作方式和条件限制,很难做得像家里精心做的那么好吃。现在孩子生活条件好,在家对着好吃的都可能挑挑拣拣,在学校吃不惯大锅饭也正常。家长别光指责学校,多从孩子饮食习惯和家庭教育方面找找原因。第二个,学校觉得食堂工作麻烦,很大原因是检查太频繁了,基本三天一小查,七天一大查。 学校领导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应付检查上了,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上,不从源头把关,光盯着学校食堂挑毛病,学校也很无奈。第三个,所谓的 “零利润” 运营,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要求。提这要求的人,根本没考虑人工工资、运营成本,还有投入的资金成本,更别说还有很多看不见的成本。没有合理利润,食堂根本运营不下去。 老师还得当免费服务员和安全管理员。不仅要免费给学生分餐,还得和学生花一样的钱吃饭。有老师无奈地说:“这世上哪有饭店服务员自己掏钱吃饭的?” 而且,老师参与分餐和陪学生吃中餐后,还得看着学生午睡。好多下午要上第一节课的老师,本来工作就忙,这下节奏更紧张了,累得不行,精力也分散了,教学工作肯定受影响。 拿某中学来说,后勤主任算了笔账:每天 500 人吃饭,每人 10 元标准,食材成本就得 6 元,剩下 4 元要管人工、水电、设备折旧这些费用,最后每餐还得倒贴 1.2 元。这样一来,校长只能想尽办法从别的地方弄钱来补食堂的亏空。班主任更是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早上 7 点半到 8 点带早读,上午 10 点到 10 点半安排课间加餐,中午 11 点半到 12 点半发午餐还得陪餐,12 点半到 1 点半守着学生午休,下午 2 点到 5 点接着上课,陪餐还得自己掏钱。时间长了,老师们身心都累坏了,对教学工作的投入也大打折扣。 学校食堂的这种困境,已经成了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不能正常开展,也关乎老师的工作体验和职业发展。要是想解决这个困境,得各方一起努力。政府部门得重新看看食堂运营模式,多给学校食堂一些财政支持,合理调整价格和质量的关系,优化监管机制,明确各方责任,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减少那些对学校不必要的检查负担。 我觉得对于学校食堂的问题,还可以从一些细节入手。比如,学校可以定期开展食堂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到食堂实地参观,看看食材的采购、储存、加工过程,让家长亲眼了解食堂的运作情况,增加透明度,消除他们的疑虑。 另外,食堂可以在菜品上多下功夫。虽然是大锅饭,但可以根据学生的口味偏好和营养需求,制定多样化的菜单。而且,食堂工作人员可以向专业厨师学习一些适合大锅制作的烹饪技巧,尽可能提升饭菜的口感。 从监管角度讲,相关部门除了做好定期检查,也可以建立一个长期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一旦发现问题,能迅速追溯到食材的源头,这样既能保障食品安全,也能让学校和家长更放心。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18元一餐,逼老师当免费服务员?学校食堂困局何解? 来源:我是小羽呀 在校
烁耀中原地
2025-04-18 21:00:42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