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超市在闭店清仓期间丢失了500多辆购物车,后调取监控发现,竟是附近居民在

生灵看客 2025-04-19 01:15:25

贵州,某超市在闭店清仓期间丢失了500多辆购物车,后调取监控发现,竟是附近居民在购物后直接连车带货一并拉走了。超市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是联系了附近小区的物业,希望这些居民能将购物车归还,但只追回了30多辆购物车。后警方介入此事,呼吁附近居民尽快自觉归还,否则将按盗窃案处理。

(信源:4月16日,九派新闻报道)

据悉,这家因为经营不善,无奈只能闭店处理。为了挽回点损失,超市就举办了一个清仓活动,很多商品都打折处理。

附近居民得知后,赶来疯狂采购。有些居民因为购买的物件太多,所以就直接将超市的购物车给推回了家。

这第一个人将超市购物车推回家后,后面就陆续有人跟风,也连车带货推回了家。

经过几天的清仓活动,超市少了足足500多辆购物车。

后超市工作人员查看了监控,发现都是附近的居民推走的,但只有个别的人会还回来。

这500多辆购物车,按照市场价来算差不多100多一辆,那损失就达到了5万元以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过,超市并未直接报警,而是先给附近的几个小区的物业进行了联系,希望附近的居民能归还购物车。

在通知发出去后不久,超市陆陆续续收到了30辆购物车,但跟丢失的数量相比,还差得很远。

无奈之下,超市选择了报警。后警方对此事进行了立案,并且呼吁附近的居民尽快把购物车归还到派出所,否则可能面临处罚。

可即便如此,那些居民就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始终不肯归还。

有网友说:“这真是太丢人了,什么东西都往家里拿。”

也有网友猜测:“是不是那些居民觉得超市要闭店了,购物车放着也是浪费,就顺手推走了?”

那从法律层面来看,那些居民的行为该如何定性?

如果这些居民中有人是组织者、带头大哥,他们故意组织了居民去推走超市的购物车不归还,那这就属于盗窃团伙。

对于盗窃团伙的惩戒力度,自然要比个人盗窃者要重一些。

而且如果是盗窃团伙,他们个人盗窃的金额是要累加的。比如:一个团伙盗窃了100辆购物车,那盗窃金额就在1万元左右。

对于盗窃团伙的负责人,是按照这1万元的基数来计算盗窃数额的。

按照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由此可见,对于盗窃团伙的负责人,一般处以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至于团伙里的其他非主要成员,按照他们各自盗窃的数额来进行处理。如果未达到司法解释规定的标准,则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来进行治安处罚。

因此,这件事可大可小。超市方已经仁至义尽,给了大家伙一个机会,只要归还购物车就不追究责任,但既然有些人不愿意归还购物车,那想必已经做好了被处罚的准备。

当然,关于法不责众的言论,其实在法律实践中的确存在。

但是并非绝对的事实,一旦知错不改,警方较起真来,那一个都逃不掉,大不了分批次慢慢执行。

最后,那些拿了超市购物车没有归还的居民,还是尽快归还,不要等处罚降临到自己头上了,再来后悔,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对此,您怎么看?

0 阅读:8
生灵看客

生灵看客

生灵看客,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