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等媒体报道,4月17日,法国官方的消息显示,美国、乌克兰,以及法国、英国、德国的代表,当天在巴黎就乌克兰问题举行了“积极且有建设性”的会谈,而且,后续会谈将于下周在英国伦敦举行。显然,由于乌战停火问题久拖未决,急于从乌战脱身的美国有点急了,于是,原本是谈判砝码的欧洲,首次上了乌战谈判桌。观察此事对乌战走势有何影响之时,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
第一个,美国准备肢解乌克兰。2025年4月12日,无疑是乌克兰冲突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就在这一天,美国总统的乌克兰问题特使凯洛格将军,在接受《泰晤士报》采访时,大声提出了欧洲政客们长期以来在一旁窃窃私语的建议:按照1945年分裂柏林的套路,肢解乌克兰。 显然,号称上任后24小时之内结束乌战的特朗普总统,已经没有耐心再把乌战停火问题无限期的拖下去了:既然美俄联手无法彻底解决乌战问题,那就把相关各方都拉到一起,把最后的底牌亮出来,比下大小,如果还有不服的,那美国就有了坚决从乌战立即脱身的理由,可以任由愿意坚持打下去的各方,继续打就是了,美国最多发点战争财,再不直接介入乌战了。
这是给乌克兰参战各方、给全世界公众的交待,更是给美国民众的交待,毕竟,按照特朗普总统让美国更加伟大的计划,美国有更重要的贸易战要打,有更多的领土需要动用武力去抢,可他的任期马上就要只剩余45个月了。若乌战真要像乌军总参谋部计划的那样,要打到2030年,甚或说像克里姆林宫计划的那样,打成百年战争,白宫若是身陷其中,再伟大的计划,再好的黄瓜菜,也都要凉凉了。 第二个,欧洲也想瓜分乌克兰。欧洲跟着美国在北约的框架内军援乌克兰,虽然有保卫欧洲安全的考虑,但更多的还是想在瓜分乌克兰的过程中分一杯羹。毕竟,既然俄罗斯抱必死之心,赌上国运也要在乌克兰和北约打这向死而生的一战,那结局就是注定的:为了避免人类文明走向终结,美俄之间势必会“打出”一个利益平衡点,而且,这个平衡点,势必会落在被肢解的乌克兰身上,差别只在于更向东一点——对美国更为有利,或是更向西一点——对俄罗斯更为有利罢了。
而对于欧洲而言,这种肢解和分裂也是很熟悉的。只不过,八十多年前,德国、波兰、匈牙利等国被强行裂土分疆是一种惩罚;而现在乌克兰现在被强行分裂,则是一种补偿。对此,作为被肢解的乌克兰,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乌战爆发后不久,基辅就给予了华沙很多的特权,绝对让波兰有了重新夺回二战失地的梦想。现在,美国要收官乌战了,欧洲自然要为自己的补偿奋斗争一把了。 第三个,乌战的烈度和规模要迅速升级。按照白宫的安排和引导,美国、欧洲、乌克兰现在凑一起谈判,就像是玩炸金花一样,相互之间先亮底牌,比完之后,选出一张共同的底牌,去和俄罗斯比大小。但如今在正面战场上占优势的俄罗斯,却有掀翻牌桌,坚决不玩这赌局,一定要和北约赌命的权力。所以,现在欧洲其实最关心就是:如果克里姆林宫拒绝停战,你白宫准备怎么办?
而美国压服欧洲的最大砝码也是:若是俄罗斯赌命,你欧洲还上桌赌不赌?因此,美欧之间比狠,俄罗斯反而成了赌具。于是,乌战的规模和烈度将迅速升级,已经是一种必然,俄军不展示越过第聂伯河攻击利沃夫的狠劲,欧洲哪里会感觉到俄军是真的在玩命?哪里能体会到核恐怖平衡这个概念中,关键词不是平衡,而是恐怖! 乌克兰谈判桌的扩大,实则是国际权力格局重构的缩影。美国试图复制“柏林模式”实现战略减负,欧洲谋求“补偿性扩张”重获地缘影响力,俄罗斯则通过军事杠杆重塑安全边界。这种多方博弈的结局,或将催生一个“新凡尔赛体系”:乌克兰成为大国交易的牺牲品,主权国家体系进一步瓦解,而核威慑的常态化,将把人类推向“可控危机”与“全面失控”斗舞的钢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