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徐达陵墓前惊现药膏烧鹅
徐达出身农家,元末随朱元璋起兵,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他作战智勇双全,先与常遇春在鄱阳湖大破陈友谅,后挥师东进灭张士诚。1367年,徐达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率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攻克元大都,推翻元朝统治。此后他多次出塞远征,大败扩廓帖木儿等残元势力。徐达一生戎马倥偬,为人谨慎,虽居功至伟却不骄矜,深得朱元璋信任。洪武十八年,徐达病逝,追封中山王,谥号武宁,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列第一 。
民间盛传“徐达患背疽,朱元璋赐发物蒸鹅,致徐达病情恶化而死”。
关于徐达之死的民间传说,实为后人对朱元璋猜忌功臣的想象演绎,缺乏可靠史实支撑。据《明史》记载,徐达确因背疽病逝,朱元璋亲往吊唁并追封中山王。所谓 “赐蒸鹅” 一说,最早见于明代中期野史《翦胜野闻》,但仅提到 “赐食”,未明确为蒸鹅。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添加 “疽最忌鹅” 的细节,实为对民间传闻的加工。
从医学角度看,背疽属急性化脓性感染,古代因缺乏抗生素而致命,但现代研究表明,鹅肉是否为 “发物” 并无定论,更无直接证据证明其可加速病情恶化。朱元璋诛杀功臣多采用公开罗织罪名(如胡惟庸案、蓝玉案),而非隐晦手段,且徐达生前谨慎低调,与朱元璋为亲家,并无明显政治威胁。
这一传说的流行,反映了民间对 “兔死狗烹” 的历史认知,以及对朱元璋残酷性格的集体记忆。正如学者陈梧桐所言,此类故事是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混合物”,不能作为信史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