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解决贸易战?】最近围绕关税问题,中美双方的博弈再度引发关注。在局势胶着之际,白宫成立专门小组处理加征关税带来的后续危机。在我看来,这本质上是双方在长期摩擦中为管控冲突、减少互损而采取的常规应对举措,很难界定为单纯的“利好”或“利空”——不过是博弈过程中“专事专办”的程序性操作罢了。
但近期某些观点宣称“美方重大让步,中美关系开启新篇章”,这实在令人难以认同。两国贸易摩擦发展至今,早已不是简单的“相互妥协”就能逆转的。当下连表面共识都尚未达成,却奢谈“关系回暖”,未免太过天真。毕竟,近年间打压制裁已成常态,双方关系早已回不到从前,又何谈“新篇章”?这类脱离现实的乐观论调,听来难免有些荒诞。
至于所谓“特朗普认怂”的说法,不便过多置评。但客观来看,若美方真有退让之意,又怎会将关税税率提升至245%(即便暂未实施,仅停留在数字层面)?须知关税本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博弈,美方此举绝非个人的草率决策,背后必然有复杂的利益驱动。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关税政策的最大阻力似乎并非来自中方,而是美国国内——这场“搬起石头”的博弈,如今正实实在在地“砸”向美方自己。既然已明显伤及自身,为何不及时止损?个中缘由恐怕涉及多重政治经济因素,难以一概而论。
作为普通观察者,我们对关税冲击的感知大多源于网络信息,缺乏切身体会。但可以确定的是,每个人因信息获取渠道不同,对局势的判断难免存在偏差。在这种情况下,秉持“兼听则明”的态度尤为重要——既不盲目乐观,也不片面唱衰,以理性视角审视这场复杂的博弈。
当然,这类敏感议题不宜深入讨论,以上不过是基于公开信息的一点浅见,难免挂一漏万。局势如何演进,或许还需交给时间检验。
最后,预测一下贸易战绝不会像特朗普说的一个月内就能解决。这是持久战!